这也能行?
这当然行了!
父女俩恍然大悟。
“哎呀,不愧是俺娘!”
“哎呀,不愧是俺娘子!”
父女俩拱卫着梅氏,打扇的打扇,搬椅子的搬椅子,抖机灵抖得伍老娘没眼看。
“让俺说啊,从湖里引水,用大竹。到每家之后,用细竹。这样的话,就算水再大,也不至于大到哪里去!”
看在父女俩格外殷勤的份上,梅氏又给父女俩出了个主意。
其实父女俩本来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两人都聪明的没有说话。
毕竟,如今他们家掌财政大权的,可是梅氏呢!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终端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再看源头的。
源头那边,一根大竹引的水肯定不够半个村子用。
不过呢,宋家台本身也不是特别大,才几十户。宋大郎的意思是,一条线用五到六根大竹,就足够了。
宋明珠也是这么想的。
“既然这样,那每根大竹也编个号码,比如前一号线、前二号线,后一号线、后二号线之类的。
每条线固定哪几户人家使用。
这样的话,要是哪条线有问题,排查起来也快,维护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宋明珠一旦说起这些,就没人能把她当成孩子。
“排查、维护,你从哪儿学来的这些话?”梅氏奇道。
“跟俺二师父学的呗!”宋明珠十分流畅地回答。
宋明珠如今跟着王伯给她师父排了号,大郎君是王夫子,就是大师父。二郎君是王老师,是二师父。
反正不管哪个师父,梅氏都不可能去问。
果然,梅氏一听,就先怯了。
“明明只有一个人,还分什么大师父二师父,怪瘆人的……”
就走了。
留下父女俩继续讨论。
其实也没什么好讨论的了,直接动手干就是了,出了问题再来解决。
“行吧,俺去买竹子。”宋大郎也是个有事不能过夜的性子,“这样明天一早就可以用。”
他只是先试一下他们家自己这条线,要的竹子也不是特别多,依然还是去村正家买的。
“长河哥,你明天动手的话,俺跟你一起吧!”宋老幺主动帮忙。
“好啊!”宋大郎也没拒绝。
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二狗子爹。
“长河,要动的时候喊一声,俺过去帮忙!”
“好嘞!”
二毛爹如今也是积极表现的时候。
“也算俺一个!”
二牛爹隔得远,慢了一拍,但也专门过来说了一声:“俺也得空咧。”
“那行,就明天吧,大家吃完早饭来俺家集合!”
如今,宋大郎在村里也能一呼几应了。
第89章 村正讲了个冷笑话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村正家办事的效率一向很高,赶在天黑前就把宋大郎要的竹子送了过来。
三兄弟走的时候也没拿钱,只说他们爹说了,先记着账,等回头村里搞的时候再一起算。
这事儿做得就很村正。
宋大郎也没在这事上多纠缠,就拿出纸笔,把账记下来。
第二天一早,宋大郎刚吃完早饭,头天约好的几个人就来了。
村正也来了。
大家伙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