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是汉王担心有人查出端倪,因此特意未曾处理。郡主放心,臣定然按照郡主信中所说,妥善处理此事。”

朱予焕明白刘永诚的言外之意,她松了一口气,道:“倒是要多谢汉王了。”

“倒也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塞哈智指挥使也出力不少。”刘永诚一脸严肃,道:“塞哈智是个忠义之士,对郡主更是有师徒之情,这件事交给他不会有错漏的。”

听到他为塞哈智说话,朱予焕微微一愣,哑然失笑,道:“我的事情竟然劳动两位,若是让别人知道了,肯定要扒掉我一层皮。”

她未曾和塞哈智说这件事,自然是因为塞哈智是锦衣卫指挥使,两人虽然也已师徒相称,但是锦衣卫永远只忠于一人,那便是皇帝,朱予焕也不便和他提起这些。可按照刘永诚的意思,塞哈智似乎也是可信之人。

朱予焕这样信任刘永诚,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他、张皇后以及朱予焕有共同的秘密,说出去谁也讨不到好。其次刘永诚为人不藏奸,对朱棣忠心耿耿,是个忠志之士,不必担心他背后捅刀子,加上怀恩这个关系在,朱予焕才放心一些。

而塞哈智是锦衣卫,说到底是皇帝的人,朱予焕并不能完全放心……可见刘永诚这样信任,她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在心底琢磨着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让塞哈智帮自己一些事情。

“指挥使是个忠厚的人,知道孰轻孰重不说,更是与郡主有师徒之谊,更何况有臣在,郡主放心便是。”刘永诚像是想起什么,道:“先帝走前一直惦念着郡主,说郡主必然还在顺天等着他回去,便让臣把消息传给郡主,没想到臣的人还未出发就先遇上了先帝骤然崩逝,因此才隐瞒消息告知郡主。郡主不必担忧,这件事除了你我与皇后娘娘,再无他人知晓。”

吓了自己一跳、甚至还搭进去许多性命的事情竟然只能算是个乌龙,朱予焕轻轻垂头,只是勾了勾嘴角表示自己明白。

刘永诚解释过后又道:“之后郡主若是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臣就是。”

朱予焕微微一愣,竟然一瞬间有些捉摸不透刘永诚的意思,许久之后才试探着开口问道:“这也是曾爷爷的意思?”

倒不是她在自作多情,只是气氛已经烘托到这个地步,朱予焕也少不了多问这一句。

刘永诚的答案稍显含糊:“陛下命臣护着郡主。”

这答案倒也算是合乎情理,是以朱予焕并不算十分意外,只是感慨朱棣人虽然已经不在,但还是如过去那样保护着自己。

“至于其余的,则是臣的选择。”

这次倒是真的把朱予焕镇住了,她目瞪口呆,许久之后才说道:“刘师傅……”

她自认有些小聪明,但还不至于让刘永诚站在她的背后,毕竟她是个郡主,在政治投资上选择朱予焕确实不能算是个明智的选择。

《皇明祖训》和太祖爷朱元璋在上,朱予焕想翻身和朱祁镇出发之前以为的北征败率相差无几。

“郡主做的这些,臣都看在眼里,也知道这是陛下未竟之事业。陛下五次北征,朝野上下总是少不了阻拦的反对之声,究其原因,是国家根基还不够稳,粮草不足、军饷不足,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如何打仗呢?”刘永诚说到这里,眼圈有些泛红,道:“陛下何尝不知道这些,只是心中到底还是希望能够击破蒙古,留万世太平,再与民更始,造百姓富足。唯有百姓富足,大明才有机会彻底荡平蒙古,享千岁赞声。”

朱予焕这才明白刘永诚的意思,原来是以为朱予焕在继承朱棣遗志,所以才站到了朱予焕这一边。

其实朱予焕也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朱棣的心思她还真没有了解到这个地步,不过有一点她很清楚,那就是朱棣比谁都希望自己会是个好皇帝。某种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