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都出自遵化。”
朱予焕眼前一亮,道:“当真是圣地,若是有机会能去看看就好了。”
这可是古代的重工业城市啊!能够大规模冶铁,不仅说明这里资源丰富,更证明这里有着当前时代最为精湛的技术!
“除却冶铁,朕记得遵化还有一处汤泉,不过这里到底是冶铁之处,远不如小汤山的行宫。”
朱予焕对小汤山倒是有点印象,不由笑了笑,却并未说话③。
“之后全军驻跸石门驿喜峰口,休整一日,继续东行。”朱瞻基吩咐完,身边自然有侍卫向下传话,通知全军。
不曾想父女两人刚到石门驿,守将已经遣人驰奏,兀良哈贼寇侵边,已入大宁,显然是要经会州南下,目的地大抵也是遵化等地。
朱予焕迅速在心里换算了一下,大宁距离遵化有四百里左右,喜峰口又在遵化的北面,两地约摸着也有四五十里,也就是说如今他们和兀良哈的距离仅有三百多里。朱瞻基巡边出发至今也不过七日,兀良哈未必打探到了什么情报,应该只是趁着入冬前南下劫掠,以便过冬,未曾想过这里会有皇帝的巡边大军,可谓敌寡我众,正好上去一顿痛扁。
朱予焕心里有了底,偷偷一看,朱瞻基果然眼前一亮。
朱瞻基正想要表现自己的文武兼备,好嘛,兀良哈这不是撞枪口上了?
第82章 塞上曲
听闻兀良哈南下,朱瞻基立刻召见诸将商讨对策,如今虽然不像洪武永乐时期青年名将辈出,但老将还在,国威高昂,将领们自然是请求出兵击溃兀良哈,更有人想亲自带兵前往,总结下来却完全没有让朱瞻基出战的意思。
朱瞻基虽然有亲征汉王的经历,但那次是不战而胜,打得也都是汉人,这次和蒙古人对上,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朱瞻基倒是十分冷静,道:“兀良哈贼人胆敢南下,必然是以为我们没有防备,若是清楚朕御驾在此,必然早就逃窜离开。既然如此,朕要率领精锐亲征。”
陛下发言,杨荣自然是第一个同意,道:“陛下神武,只是……”
朱瞻基顺着他的目光一看,众人都瞧着他身后的朱予焕,一言不发,是什么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要是寻常兵士,身着青甲已经算是不错的军备了,但这样的装备上了战场,想要保护公主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公主也是天家血脉,要是出了个差错,大家岂不是都变成了笑话?
朱予焕倒是并不介意,主动请缨道:“顺德愿同大军留守遵化,为爹爹监守后方。”
她本来也没打算亲自上战场,先不说装备问题,她个头相对军队里的士兵来说太小,在蒙古人面前就更不值一提了。这一上战场对比鲜明,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就算不死,到时候反而会拖大军后腿,还不如安安心心留守后方观察局势。
众人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对朱瞻基带着公主巡边一事本就有所担忧,见朱瞻基要御驾亲征,生怕这公主不识大体,强行跟上。
倒是张辅立刻明白过来,顺德公主早就对附近地形地势有所了解,思路之快丝毫不输陛下。
喜峰口地形崎岖,道路狭窄艰险,巡边大军一同出击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陛下才选择率领精锐突袭。而剩余大军必须要有歇脚的地方,还要考虑之后方便接应大军返回,遵化相比其余府县更加安全可靠,是最好的后方驻地。
“善,今日大军回驻遵化,整理军士精锐。”朱瞻基沉吟片刻,道:“此处地势狭窄,三千精锐先行,大军随后再进足矣。”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有人大着胆子开口道:“三千人是不是少了些?况且陛下亲自领兵,实在太过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