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山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你们这话,我就放心了。这几天先让老知青们带你们熟悉熟悉村子,过段时间袜子厂开工了,就有活儿给你们干了。”
“袜子厂?”姑娘们听到这个新鲜词,眼睛里闪过一丝好奇。
老知青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给新来的姑娘们介绍起袜子厂的事儿,姑娘们听着,脸上渐渐露出期待的神情。
虽然居住条件艰苦,天气又闷热难耐,但这些新来的知青们,却在这一天,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正式融入了这个小村庄,她们的到来,也为这个即将开办袜子厂的村子,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场充满挑战与希望的乡村生活,在这个炎热的七月,缓缓拉开了帷幕。
接下来的几天,老知青们带着新知青在村里四处熟悉环境。
七月的田野里,庄稼在烈日下茁壮成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庄稼混合的气息。
新知青们跟着老知青走在田埂上,看着一望无际的绿色,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这就是咱们平时干活的地方,到了农忙的时候,那可是从早忙到晚,一刻都不得闲。”一位老知青指着稻田说道。
新知青们看着那密密麻麻的稻苗,想象着自己弯腰劳作的场景,心中不免有些打鼓。但她们还是咬了咬牙,暗暗给自己打气。
“这稻田看着真美。”马尾辫姑娘说道。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即将建成袜子厂的地方。
村里的男人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看着那几间崭新的房子,新知青们的眼中满是好奇。
“这就是袜子厂呀,感觉好新奇,我们真的要在这里做袜子吗?”圆脸姑娘问道。
“当然啦,等机器一到,学会操作了,你们就能上手干活了。”老知青笑着回答。
回到知青院,夜幕已经降临。
虽然七月的夜晚依旧闷热,但大家还是聚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计划。
“我觉得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袜子厂宣传出去,说不定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袜子。”戴眼镜的姑娘说道。
“对呀,我们可以写一些宣传文案,再想办法送到周边的县城去。”马尾辫姑娘附和道。
老知青们听着新知青们的想法,纷纷点头称赞。
在这个小小的知青院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袜子厂的未来出谋划策,闷热的空气似乎也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知青们逐渐适应了村里的生活。
她们跟着老知青一起下田劳作,虽然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慢慢地也熟练起来。
而袜子厂这边,机器也即将到位,一场乡村创业的热潮,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正蓄势待发。
终于,机器运到了村子。
十几台崭新的织袜机被小心翼翼地从车上卸下,放置在袜子厂的厂房里。
看着这些陌生又充满希望的机器,大家的眼神里既有期待,又有一丝紧张。
时颜熙请来了机械厂的师傅,专门给大家培训如何操作织袜机。
师傅详细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从机器的启动、调试,到如何穿线、编织袜子,都一一示范。
知青们和村里的妇女们围在机器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师傅的操作,不时有人提出问题。
“师傅,这个线老是打结,该咋办呀?”一位村里的大嫂问道。
“大嫂,你看,线要这样理顺,不能有缠绕,这样就不容易打结了。”师傅耐心地解答着。
新知青们学得格外认真,她们拿着小本子,把师傅讲的要点都一一记录下来。
马尾辫姑娘更是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机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