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2)

他这话说的我很失面子,我的心情立刻差了大截。

杨修夷伸手搭在我肩上,淡淡道:“吃面么?这家面据说很不错。”

“据说?”

我打量这面摊,简陋寒酸,几张八仙桌横陈门口,桌上放着醋壶,酱壶。辣椒小碟。长条凳在后面堆摆如谷,有些凌乱。摊主是个中年妇女,面貌与我一样,属于一入人海就再难寻到的那种。

整个面摊毫无特色,生意清冷,唯一令人侧目的就是竖于煮面锅旁的落地木牌,有些破旧,上书“天地面馆”四个前朝楷字,字体苍劲,浑厚有力。偏又风姿飘逸,清新潇洒。

我同这世俗之人一样,以貌取人,顿生偏见,撇嘴说:“你少糊弄我,不就一个普通面摊么,有何出彩之处,你据哪个不长眼的说的?”

话刚说完。他抬手在我额上一敲:“笨蛋,连我师父的字都不认识了?”

我一愣:“师公?”遂再望向那招牌,纵横曲直收笔处的确有几分神似。我看向师父,师父捋一长须。皱眉:“这就是师尊说的天地面馆?分明只是个面摊,馆在何处?师尊瞎了眼了?”

杨修夷抬手在他后脑狠狠一拍:“你徒弟就是跟着你学坏的!”

周遭之人除了我和丰叔,都齐齐傻眼。

虽然杨修夷辈分在那,身高在那,且肃容气势不输于我师尊。可毕竟师父长他一百多岁,且一副仙风道骨的清癯模样,如今被一个面如冠玉的年轻男子当众拍头,画面着实有些滑稽。

我心中轻叹,师父啊,我对不起你老人家。怪只怪,刚下山时我和杨修夷相处的极不愉快,动不动就吵嘴打架,无形之中养成了他爱拍我脑袋的坏习惯。偏偏你和我在他心中又是一个档次,都属于欠拍一类……

既然是师公提笔过的面馆,不管味道究竟如何,过去吃一顿总是应该的。但我对湘竹有些生气,所以师父推我过去后,我气鼓鼓的不理会她。她竟也不理我,喊都不喊我,反对杨修夷和夏月楼颇为热情。

丰叔差人搬来长条凳,我和师父杨修夷坐在一桌,丰叔和夏月楼坐在隔壁,其余百人就跟标杆一样杵着,杨修夷终于忍受不住,令丰叔遣散他们,只留下十人。

老板娘过来热情招呼,师父又开始装模作样,捋着长须,眼眸微闭,故作高深模样,缓缓道:“此处面摊有何特色,你且一一道来,若是好吃,老夫定为你四海传扬。实不相瞒,我乃琼台之上,风月之……”

我一脚踹去:“你能少丢点人么!”

老板娘爽朗一笑:“小店只一种酥秦面,五十文一碗。”

五十文!这么贵!

我乍舌:“老板娘,你这卖得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吧!”

老板娘仍是笑面迎人:“姑娘要是不要呢?”

我问:“酥秦面,从未听过,可否有何来历?”

“倒无来历,不过祖上所传,到我夫君这儿已是九代,我夫君今日卧床养病,所以只我前来。”

师父又捋着他那把花花长须,老神道道的说:“岁月沉积而来,必有其精华之处,历传九代而不……”

我忙伸手掩住他嘴巴,转向老板娘:“如此,便人手一碗吧,我们等得起。”

老板娘抬眼一扫,而后又笑:“小店一日只做二十四碗,本还剩五碗,方才那边两位姑娘要去两碗。如今只剩三碗。”

丰叔皱眉:“怎么会有如此不成文的规矩?不能破例?”

“这是祖上订制,我不过遵循罢了。”

我耸肩:“也罢,这面实在太贵,我和师父就不吃了,让给你们吧。”

丰叔看向夏月楼:“要不我们待会儿吃点别的?”

夏月楼点头:“这面与杨公子他们有些渊源,我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