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3)

“所有兵权上归兵部,兵部由皇上直辖,看似最削弱您的权利,却也收回了易清鸿对‘红云’兵权的掌控,‘梁墨’与‘红云’降将兵马交换各半,我相信以您驾驭‘梁墨’兵马这些年,即使他们安插在陪都您也有能力掌控,而‘红云’投将此刻人人自危生怕行差踏错半步,原本对易清鸿有几分投靠诚意,也会因人在‘梁墨’而彻底归顺于您,您无形中入主了陪都,散了易清鸿的控制力,还收归了那边人马于麾下,岂不是一举数得?”

昨夜的茶早冷了,清晨一盏冷茶入腹,涩涩的寒凉,啜在口中颇不是滋味,我却喝的欢乐无比。

“我懂了。”他点点头。

“我听说‘梁墨’朝堂有民之奏表设置,说是为听取民间疾苦,百姓呼声而设,那就不如由民间上这么一道请愿书吧。”

三日之后,一封署名‘杨雨’的民意请愿书递上朝堂,言之‘梁墨’军权混乱,二皇子易承烈拥兵自重震慑朝堂,恳请皇上收回兵权,直辖兵部。而不少老臣借机弹劾易承烈,皇上一怒之下顿时下旨收回‘梁墨’所有兵权归属兵部,自己亲自统领。

一时间,朝堂流言纷纷,皆将皇太子的人选落在了易清鸿的身上。

79 内斗初现 皇族隐密

十数日之后,杨雨其人再上民奏,二皇子易承烈圈地养兵,权势过大,民愤极强,恳请皇上收回圈地令。

这一表,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皆惊。

圈地,是贵族之间比拼实力的最好方法,圈的地方越大,户数越多,贵族之间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所有的赋税所有的租金都归贵族所有,包括商户铺面,甚至人身的终生所有权,地大权势大。互相争夺的情形也在暗中滋生。

但‘梁墨’立国之本是各个部落之间的联盟,之后国君为奖赏各部,也就听之任之,如今数代传下来,当年的弊端已现,却苦无办法制约。

一直以来,都是他人圈一尺,皇子圈一丈,皇上为了自己孩子的利益,睁只眼闭只眼,民间怨声无数。而这纸奏表,直指最受宠爱的二皇子易承烈,顿时给这本就充满了压抑的朝堂又添了一笔诡异的气氛。

易承烈先是被奏擅动军权,这一次被请圈地养兵,这接二连三的奏表似乎都在针对着往日风头鼎盛的二皇子,更有甚者已经在私下猜测,这奏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猜测一,打击易承烈,抬高易清鸿的地位,为他日易清鸿继承大统奠定基础,背后主使人为朝中挺大皇子一派。

猜测二,根本就是易清鸿的计谋,削弱易承烈的权利,为自己久不入‘梁墨’朝堂的身份树立威信。

猜测三,皇上意属易清鸿,这些是皇上圣意。

所有的猜测,都围绕着二位皇子的太子之争,如今易清鸿数年隐忍突现朝堂,雷厉之姿已引起无数猜测,偏是人在陪都,让人想多打探消息也无从探起,只有静静的等待着。

几日之后,皇上圣旨忽下,严查圈地行为,二皇子易承烈被勒令在家思过,所有朝臣一旦发现有此行为者,全部严办。

圣旨一下,人人自危。能在朝中有分量的人,谁又没点暗中见不得光上不得台面的事?最受宠爱风光一时的易承烈第一个被拿来开刀,似乎圣意已明。

更有好事者,纷纷猜测,这个杨雨究竟为何人,一介草民身份敢请表弹劾二皇子,言辞犀利,大有光脚不怕穿鞋之势。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打听,这个横空出世的人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来去不留下半点痕迹。

我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长长的名单,手指从名单上个个划过,不消半刻时辰,已将所有的名字印入脑海中,纸卷伸向烛火,那写着无数名字的纸条燃烧卷起,转眼成了灰烬飘落。

“二皇子果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