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一品又是这一场策反中,重中之重的角色。

至于再大,直接找正一品下手。

失手的风险太大,对方没那么容易被说动。到了这种地位的人,更不愿做出头鸟。

他们自封为渔翁,想看鹬蚌相争。

而这位右都御史,有个很妙的地方。

他是位十分圆滑的人,才能有那么几分,可爬到如今高位靠的全是各种笼络手段。如今从一品的位置便是极限,想再高一步,难上加难。

这样的人,即便本身没受到什么威胁,只要给出足够的利益,要他叛国也不难。

至于用来威逼的人选,则是正四品的通政使司副使。

此人与右都御史是一样的人物,可惜要蠢得多,为人也要更张狂。已经几次触怒郢朝皇帝,如果不是由薛扶光的人动手,皇帝下一次杀的鸡也十之八九是此人。

夜半三更,几道影子悄无声息潜入皇城街边的一座大宅中,抹了通政使司副使,连带着还杀了他那个肥头大耳正在压着个小丫鬟行事的儿子。

清晨天还未亮,一声尖叫便划破上空。

死的是个四品官员,刑部侍郎亲自出面探查。

早朝时皇帝发了脾气,命人严查。

可不少人在听见死的是谁后,眼底情绪有些微妙,在看皇帝的做派,更觉得他在发空火,实则对此事并不太在意。

皇帝能在意什么呢?

他自己都巴不得弄死这个通政使司副使,眼下死了他心情畅快得很。

还有他被杀的儿子。

或许只是死了通政使司副使一个,皇帝会十分在意,对这事严查到底。

可偏偏对方还杀了他那无官无职的儿子。

如此在皇帝看来,九成可能是寻仇。尤其是通政使司副使这个儿子,欺男霸女之名连他这个常年于宫中批折子的人都屡屡耳闻,被不要命的人趁夜割了脖子,当真是再正常不过。

这起案子在皇城中闹得沸沸扬扬,也闹得不少人,人心惶惶。

谁能确定,第二天被割了脖子的不是自己?

在这样的风声中,被找上的右都御史一时间也不敢断定到底是那边的人动的手,可他确实觉得,再留在郢朝没有什么好处,只剩下性命之忧。

既然如此,何不妨赌一把?

这事谈的十分顺利。

尤其是右都御史拿到了薛扶光亲笔字据,心中更加安定,觉得自己做了个好决定。

而且这位雍国新帝如此爽快,他不妨也更加卖力一些,促成他的大业。

想必他助其一统,功不可没,日后的荣华只会比眼前更加显赫。

事实证明,他这份圆滑的功力,助他一路走上从一品的高位,的确是有几分厉害。

如薛扶光所愿,郢朝,乱了起来。

……

秦伍云收到皇帝驾崩,改朝换代的消息时,极其震怒。

他连夜写信,命人送回皇城,追问秦荆邢缘由,更是追问他在其中的作用。

得知一切皆是薛扶光所为,秦荆邢更是乖乖受了他的辖制,气的一个倒仰,几乎吐血。

他连夜给秦荆邢下令,命他在皇城护卫六皇子等皇家正统血脉,自己带着兵马从西北往薛家驻守的地界奔去。

他这一通折腾,还未到北方,恭亲王便先得了信。

秦伍云也是昏了头,或者说是小看了薛扶光的本事,竟然敢往皇城传信,还公然言论“拨乱反正”,也不想想如何能传入其中,还叫他们几度通信成功。

给恭亲王传信的,是薛扶光如今掌控的暗探网,消息传递速度极快。

那头秦荆邢的信还在半路上,内容已经先叫他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