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为一甲,后来?又为堵住悠悠众口划去他的名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看?来?谢玄翊的文章的确就是这两篇中的其中一篇。
郑贵妃喜上眉梢,“那还真是巧了。”
孟琬倒是喜怒不形于色,只道?:“能与父皇的想法不谋而合,是儿臣的运气。”
皇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却并没有到此为止的打算,又追问道?:“那你方才犹豫了好半天,是比不出哪一篇更好吗?”
孟琬没有故意说一些圆融的话将两篇文章各自的优点都称赞一番,然后推脱比不出高下,而是直截了当地回答道?:“两篇文章,皆是一流,只是儿臣以为左边那篇文章文意、文采都是上乘。右边那一篇虽颇具古韵,但较之左边那一篇,终是略逊一筹。”
看?着?皇帝和贵妃脸上逐渐沁出的喜色,孟琬知?道?她?猜对了。
“只是,”孟琬却又话锋一转,“这篇文章虽是最好,但若由儿臣来?判断等第,儿臣并不会?将它列在一甲之列。”
这话一说完,郑贵妃脸色倏然阴沉下来?,可皇帝却不气不恼,反而饶有兴致地问道?:“哦?却是为何?”
孟琬镇定地解释道?:“若臣妾所料不错,这十几篇文章都是命题之作?。论题当是述前朝御西北边疆之策,并论其效云云。儿臣以为这篇文章虽有见地,可有一处关键典故用得?不妥,遂使议论有偏颇之嫌。”
皇帝立时问道?:“哪一处典故?”
孟琬不作?声,须臾才道?:“儿臣不敢妄言。”
皇帝笑?了笑?,一挥衣袖道?:“无妨,不论你说了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孟琬这才回道?:“陛下可曾留意这其中所提到的‘贾生之五饵三?表策,班固讥其略’?”
皇帝颔首,不解地问道?:“这有何不妥?”
“五饵三?表之说乃西汉贾生针对匈奴而设的防御之策,其策主儒法德治兼施,以达拉拢,分化,控制匈奴的目的。此文引班固对贾谊的评价,说‘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又以叶適《外?论一》中的‘谊于制患之术浅矣,请自为典属,用三?表五饵而系之’佐证,最后归于怀柔之术不可用,我朝应以武力治北疆之患。”
谢玄翊在一旁听得?仔细,不由自主地脱口询问道?:“三?嫂觉得?说得?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