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日头格外毒,苏云川看着手里传回来的密信,她派出去偷偷寻找谢白石的人,还是没有带回来什么确定的消息。

苏云川的铺子这几个月都处于关闭状态,但是由于苏州城内各家内院里的夫人小姐们都用惯了苏云川胭脂铺子里的东西,所以还是会有人偷偷的向苏云川订货,再有店里的伙计丫鬟给他们送去。

这些虽然比不得之前,但也聊胜于无。

所以现在唯一还在运作的,也就只有苏云川的胭脂坊了。

晌午用完午膳之后,等天上日头没那么毒辣了,苏云川就刘牧兰一起去胭脂坊,查看运作的情况。

一路上,苏云川坐在马车上,感觉马车越往城边行驶,周围街上的行人越是嘈杂,于是好奇地撩开车帘往外一看,路上竟然掺杂了许多衣衫褴褛的人,皱着眉头,好奇地问车夫:“他们是怎么回事儿?”

听了车夫的回答,苏云川才知道,原来最近由于天气炎热,苏州周边的小城都陆陆续续出现了干旱,连带着还有蝗灾爆发,天上不下雨,地里长不出粮食,庄稼也全都被蝗虫给啃食光了,这些在自己故乡活不下去的人,就逃到了苏州,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身边的刘牧兰一脸心疼地看着他们,话语中夹杂这一丝担忧,开口道:“云川,你说这蝗虫会不会闹到我们这边来呀?”

苏云川也不敢断定此事,但她想起他们家里屯了那么多粮食,那么对于缓解蝗灾带来的后果是有一定帮助的。

就目前而言,粮食稀缺,这些百姓即使是身上还揣着万贯家财,也找不到地方买的来足够的粮食。

更不用说,此时的粮商们肯定会根据灾情坐地起价,想要大赚一笔。这种做法让其他家里没有那么多积蓄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苏云川在和刘牧兰一起巡视完胭脂坊的情况之后,就又坐着马车去了放置粮食的西郊仓库那里。

第二日,清晨。

“诶,张大娘。您这些吃的是在哪里来的呀?”张山是苏州旁边一个小镇上上的木匠,因为家乡爆发了蝗灾,没有粮食可以吃,只好带着妻儿流落到了苏州。本想着自己多年也积攒了不少积蓄,却没想到苏州这边的粮商都坐地起价,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饱饭了。

看着隔壁张大娘手里的一袋白米和一篮子蔬菜,张山怀里抱着的小女孩眼睛都直了。

张大娘一路走来脸上洋溢着兴高采烈的笑容,咧着嘴回答:“哎哟,山儿,你还不知道啊?就在西郊大榆树那边,有一个姓苏的大善人,正在她的仓库面前卖粮食呢。”

听到这个张山,却是迟疑:“那她这个粮食的价格”

“你只管放心去。我都去问过了,那边的粮食就跟我们以前在市场买的价格差不多,所以,我才说那姓苏的小姐是个大善人呢!”张大娘看出了张山的迟疑,连忙向他摆摆手,让他快点过去买,不然去慢了可就买不到了。

说罢,张大娘自己也提着手里买到的食物,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了自己家里,给自家小苏子做吃食。

苏云川看着来买粮食的百姓们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她自己内心也轻快了许多。

这个时候她突然看见人群中冒出一个脸上脏兮兮的小孩子,看着他渐渐靠近放着粮食的架子上,伸出手

“你要干什么?”苏云川悄悄走过去,在那个小孩子身后问道。

被抓了个现行的小孩,头都没有回,拔腿就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