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2 / 2)

来说,中规中矩,没有考差,但也不曾超常发挥。

王家无论是王首辅还是王大夫人都有点点的失望。

倒是庄氏进来跟林嫤说道:“……要我说,第四名不是挺好的吗?每三年举行一次春闱,每届春闱有多少学子下场,有多少人能考第四名。王家的要求实在太高了点。再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第一名和第四名的水平也差不多,就看谁的文章更对考官的胃口而已。”

林嫤笑着道:“立场不一样,要求自然也不一样。”

王家是诗书传家,族中弟子要考出来才能进入仕途光宗耀祖,所以自然重视科举的名次。而林家是将门自家,靠的战场上的拳头硬。

第三名和第四名或许文章质量差不多,但是地位却千差万别。人们谈论起头榜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但却从来没有人将第四名传胪与它们并列在一起谈论的。

王砚笔试中未能出彩,就只能靠后面四月的殿试能否争取前三名。

而在三月的时候,恰巧赵凛也终于从泉州调任回了京城。前一任的吏部郎中致仕,赵凛补了吏部郎中的官职,正五品,属于平调。

但是京官比地方官高半阶,仍属于高升。更何况六部之中,以吏部为首,可见皇帝还是很看重赵凛的。

庄氏又跟林嫤道:“正好,阿凛回来了,让他帮着阿砚提前练习练习殿试,阿凛有经验。他们是连襟,以后入了仕途相互还能扶持。”(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公主进宫

如今的赵凛已经是三十出头,留了一撇胡子,看起来比以往更加的成熟和稳重,真的就像是个在官场多年的老油滑子。

不过赵凛留胡子,确实挺好看的。皇帝接见赵凛的时候林嫤就在勤政殿,导致她一直盯着赵凛的两撇胡子瞧。

皇帝几次瞥向林嫤,用眼神警告,结果林嫤却不予理会,导致皇帝早早的就将赵凛打发走了。

赵凛走后,皇帝瞪了一眼林嫤,故作生气道:“为何一直盯着赵爱卿瞧,你就不怕朕吃醋?”

林嫤笑了起来,托着下巴转过头看着皇帝,笑道:“皇上恕罪。”

说完眼睛瞄向皇帝鼻子下面和下巴,那里光秃秃的,每三日就会有宫人将那里刚冒头的胡子刮掉。

林嫤笑眯眯的,看起来像是个打着坏主意的孩子,跟皇帝道:“皇上四十了吧,赵凛都留胡子了,您怎么还不留胡子?”

皇帝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他是一向不喜欢留胡子的,嫌碍事,不过既然元元提出来,皇帝道:“你喜欢啊?那朕就把胡子留起来吧。”

林嫤笑着指了指自己鼻子下面,对皇帝道:“这里,学赵凛的样子留两撇胡子,一定好看。”

皇帝伸手抓了她的手,道:“你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

说完又拉了林嫤起来,道:“好了,回后宫去吧,今日福慧不是要进宫吗。”然后拉了林嫤回了长坤宫。

有了孩子们之后,长坤宫永远都是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