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以为父亲会为她兜底,才敢如此大张旗鼓。
如今粮食已到,百官称赞,皇帝都要封她郡主了,可钱从哪来?
“先去回禀陛下此事能解决,
再去找那些粮商,
就说...就说朝廷要分批付款!”
管家苦着脸:“小姐,周掌柜他们刚才还来催款呢,说若今日不见银子,就要告到御前去...”
沈青霜眼前发黑,扶着桌沿才站稳。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次可能犯了个天大的错误。
........
运河码头,萧砚一袭官服,风度翩翩地走向那群焦急的粮商。
他抬眼望去,码头空地上聚集着二十余位粮商,他们或坐或立,脸上写满焦虑与不耐。几个年轻些的已经按捺不住,来回踱步,靴底碾过青石板发出刺耳的声响。
“萧大人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诸位不必担忧,”他温和地说,
“陛下体恤民情,已命本官来处理此事。”
周掌柜挤到最前面,他年约五旬,脸上皱纹里夹着油星。
此刻他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双手不自觉地搓动着,
“萧大人!这批粮食从江南运来,光是船费就花了三千两。
若是不及时收走,这潮湿天气怕是要出芽了。”
萧砚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绢文书。
随着他缓缓展开,粮商们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
那是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明黄底色,上面盖着鲜红的户部大印。
“皇家采购令。”
萧砚的声音如同清泉流过石缝,
“按市价收购这批粮食,现银交割。”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低声议论。
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粮商突然推开旁人站出来,
“萧大人!沈将军亲口承诺的是市价双倍再加三成!
我们就是冲着这个价钱才连夜装船的!”
萧砚眼睛微微眯起,
他早就等着这句话。
“沈将军...”
萧砚轻叹一声,指尖抚过文书边缘,
“年轻气盛,不懂行情。”
他忽然抬眼,目光如刀,
"诸位若执意要按那个价格,恐怕..."
他故意拖长音调,
“来年的盐引就不好说了。”
这句话像一块冰投入沸油。
粮商们脸色骤变,互相交换着眼色。
盐引,那是比粮食利润高十倍的买卖,掌握了盐引就等于掌握了一座金山。
周掌柜的手开始发抖,他想起三年前因为得罪户部官员,整个商号半年拿不到盐引的惨状。
萧砚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
他缓步走到码头边的石栏旁,望着河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
这个位置让他不必直视粮商,却能从水影中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变化。
“大人...”
一个瘦高粮商凑上前,声音发颤,
"可否通融...”
“李掌柜。”
萧砚头也不回地打断他,
“去岁听说不少商户从两淮盐场运私盐的事,本官还没跟都转运使司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