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4)

经也有过被囚禁的经历,所以将这样的折磨如法炮制的强加到别人身上吗?可安善同样也是被绑架囚禁过的受害者,比起心理创伤投射,恐怕是象征意义更为强烈。

凶手是对安善怀有仇恨报复心理吗?如果是抱有报复心理,也是因为当年的经济案?可如果是报复,根本没有必要让安善在沉睡中死去,毕竟,关进棺材里本身就是为了心理折磨,让受困者感到极度的无助,在恐惧中承受着渐进式死亡的折磨,如此才能满足行凶者的支配欲和掌控欲。

若不是为了报复,那又是为了什么呢?单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进化的杀戮欲吗?

安善被杀的手法,是旧案里没有出现过的手法,并且,是目前为止唯一没有被分尸的。

所以,安善对于凶手而言,具有某种特殊性。

因为特殊,所以既要谋杀又不希望他受到太多折磨;因为特殊,所以保留了他尸体的完整性。

那么,安善特殊在哪里?因为是十一年前旧案的幸存者?还是说跟凶手之间认识?

沈藏泽缓缓站起,目光并未从安善的尸身上移开,只沉默地进行思考。

以目前的分析来看,似乎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林霜柏,可,真的是林霜柏吗?为何他总有种说不上来的违和感?哪怕是第二人格,他都不认为有杀安善的必要。

凶手必然是个计划周密的人,并且极为冷血,还有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

林霜柏跟他讨论过,反社会型人格的基本特征是有持续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史。除此以外反社会人格者缺乏共情能力,对感情、权利和他人的痛苦表现冷漠同时又相当易怒,能毫无心理负担的反复撒谎,还会出现不负责任以及异常攻击性所导致的冲动暴力行为等品行特征。

沈藏泽走到棺材前,又再次将整个棺材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

棺材整体结构并不是亚洲传统的棺木设计,而是更偏向欧美电影里能看到的在葬礼上瞻仰遗容时所使用的棺材,外观上没有多余的设计,相当朴实,如果根据款式去调查,说不定能查到商家和买家信息。

但凶手是个计划性很强又十分谨慎的人,恐怕不会直接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进行购买,极有可能会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又或是干脆伪造,又或是通过二手交易的方式进行购买,这样一来,很难直接通过棺材的买卖信息来锁定凶手身份。

另外,从凶手善于做计划性且心思缜密的特点来看,似乎又并不完全符合反社会型人格的特征,毕竟反社会型人格者比起计划性,更多时候容易在被激怒的情况下做出毫无计划可言的冲动攻击行为。

事实上,沈藏泽并不认为林霜柏的第二人格真的缺乏同理心并享受那种控制被害者的权力感。他曾经跟许苒确认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的衍生人格更多是为了保护主人格,为了代替主人格去面对那些创伤或不愿面对的经历,分担过于强烈的情绪和痛苦的回忆才会被创造出来,是大脑跟心理共同作用而诞生,光是基于这点,就已经不符合缺乏同理心的特性。而且根据第二人格之前跟他说过的话来看,第二人格的目的并不是报复,而是要让真相浮出水面,让当年的真凶落网。

第二人格曾经说自己只对死人感兴趣,这句话某程度上像是一种暗示,如果要对这句话进行解析,其实可以理解为对活人不感兴趣,自然也不会对折磨人这种事感兴趣,换而言之,第二人格对虐杀行为不屑一顾,也不会去实施任何虐杀行为。

林顺安最初考入大学学的是法医专业,然而因为旧案的发生,林顺安被迫退学,出国后也更换了专业,第二人格作为衍生人格共享了相同的志向和理想,所以才会说自己只对死人感兴趣。

先是许恺瑞,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