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谨礼的Dom感来源于他的性格以及他习惯了做一个保护者、引导者、掌控者,他的人生就这样匍匐在他的脚下,这是他不玩字母却有Dom感的原因他的高度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几乎是天生的,盘踞在性格之中,等妹妹来到他身边的那一刻,他就站上了这条性格岔路的起点,他会自然地牵起妹妹的手往前走,保护她。(感谢畜牲父母在他小时候没怎么管过他,全凭学校及社会中的教育将自己打磨地很成功,反例就是徐瑾年)

宝贝女儿的Sub感就不是那么自然产生的了,大家也看到了,她为什么会习惯放低姿态,熟练地叫主人,很在乎安全感。创伤让她忘记了过去,但是一些反应仍旧刻在DNA里形成了条件反射那样的东西伴随着她。她一开始其实是有点怕徐谨礼的,因为畏惧和不安所以才会在他面前自然而然地臣服。久而久之,因为得到了安全感,她又从一个被保护者转变成了那个保护者,她会在徐谨礼惶恐的时候安慰他别怕,告诉他没事的,变成那个主动给予的人。她性格乖巧,一开始看上去似乎很怯懦,没有主见,甚至有人会厌烦这样的角色。但她也在成长,对于一个十九岁小女孩,我无法太苛刻。她的性格底色是温柔,这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不止徐谨礼为此迷恋,我也是。

我在创作中没有特地想过人设这回事,上面只是简单说说,他们所有的事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因为徐谨礼和水苓在我的眼中就是活的。篇幅问题,我无法完全展现他们的生活、个性、习惯,所以人物看上去可能会显得较为单薄,后面写番外的时候,我可能会写写他们不被看见的那一面。

我很喜欢乖巧的小孩,我很讨厌的一句话是“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天呐!Jesus!这句话对于乖小孩的剥削和恶意也太赤裸了,凭什么乖小孩就不能被注意到呢?我不,我就要写乖孩子,我就要写被爱的乖孩子。

后面开新书的话,我大概写的也会是:具有某种特质的成熟男性x不同类型的乖乖女。

因为道德感的问题,我写不了恶男恶女,因为理解不了这两种人的行为逻辑,也无法共情。最近两年这种人设很盛行,但是我并不感兴趣。

翻阅很多作品,我在走马观花的时候也会一度迷惑,这种极端的偏向是否也在潜意识里暗示了它的背面。在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怀,总是觉得内心虚无,想骂点什么,所以才要在笔上淬出毒汁(这就是社会的问题了,并非个人的困境)。感受不到真善美,自然也写不出来,怎么写都是假大空,所以干脆用这种歇斯底里式的、阴暗的、扭曲的笔调去展现角色和作品,好让它看起来才有几分鲜活。(这是我作为读者角度的思考,别骂我,求求了。最终目的也是批判社会形态给人带来的困境,不是批判作者。我也不是从作者角度说的,我知道我写得不行,别骂我,please)

拥有完美躯体的巨婴是我的暴雷点(这和弱智有什么区别),成熟男性多指心理上的成熟而非身体或者年龄,用成年人的逻辑行事,而非套着年龄的壳子、用成年人的身躯做出些令人迷惑的低幼行径。年下也可以成熟,但我主要还是写年上。我的喜好也比较单一,不会写我不喜欢的角色类型,笔力也比较有限,文笔比较一般,所以只能做自己喜欢的饭。

我不知道以后会写什么,但是我肯定不会写:校园文(就算写到这方面的内容也会很快带过。我不能接受未成年和性关系挂钩,没有辨别能力的小孩看见会幻想代入生活当中,特别是小女孩又很容易被伤害和占便宜。在我个人眼中,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引导,我写不了这个。很多人说小说不用考虑现实的指导意义,那样不纯粹,抱歉我不行,我有太多朋友是教师,我经常和她们交流,哪怕只是简单的一本小说在孩子心中会是什么样的份量根本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