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说着话商讨了一番后,便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公鸡打鸣,苏若云和古冷寒就自动醒来了。

苏若云醒来的时候,还恍惚着道:“我听着早晨公鸡打鸣的时候,恍惚间觉得回到了柳河村。”

那时候在柳河村,每天早晨都是听着公鸡打鸣醒来。

村里人都是如此。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后来跟着三叔三婶去了京城再去河州,倒是很少被这样叫醒着起床。

古冷寒道:“我知道你在柳河村吃了不少苦,还会去想那时候的事情吗?”

虽然苏若云不怎么说那时候的事情,但古冷寒想也知道,在那样偏僻的村子里生活,吃不饱穿不暖的,她一定很辛苦。

苏若云笑了笑道:“十二岁之前是有些辛苦,后来我跟着三婶学习吃东西后,记忆都是快乐的。”

“那时候每天都期待着吃好吃的,一日三餐三婶都变着花样做好吃的。”

“我后来就热爱上美食,喜欢跟着三婶学习,三婶也愿意教我。”

“那时候柳河村的环境民风也特别好,大家都互相帮助。”

“三婶后来就开了作坊,雇很多人做事。”

“也是一天二十文钱,村里人都很感激她,也因为柳河村的作坊,后来逐渐扩大,附近村里人的生活条件都变好了……”

“那边后来变得很热闹,我听说各地的商人都会去那边买东西。”

古冷寒看着苏若云脸上明媚的笑容,无法想象那个村子是什么样子。

看着古冷寒疑惑的样子,苏若云道:“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古冷寒笑着道:“好。”

他也想去看看苏若云从小生活的地方。

“那会三婶开作坊,我跟着一块帮忙,从前从后帮忙,所以如何开作坊我都了解。”

如今她也就会自己开作坊。

苏若云如今最感激的事情,就是跟着三婶学了那么多东西。

苏若云跟古冷寒说了好一会话,天色实在是不早了,两个人才睡觉。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村长便带着苏若云和古冷寒去看那个三间屋子。

他拿着钥匙打开院门道:“就是这个,很长时间没修整了。”

“不过院子里的杂草我们都有经常过来收拾。”

所以院子里很干净没什么杂草。

有三间屋子,院子里还有左右两间厢房,所以看着院子比较小。

但进去看了看,房间比较大。

既然要做药馆的话,屋内的家具都不能用。

苏若云打算将三间屋子打通,然后开一个门,方便大家进来买药。

屋内只会摆设一个柜台加一些架子,架子上放药。

院子里虽然小,但院子以及厢房上面的平房都适合晾晒药材。

上午的时候,阳光照射进来,可以看出来阳光很充足。

所以晒点东西也方便。

苏若云和古冷寒仔细看了看,确定没什么问题。

苏若云道:“那就直接买这个房子吧!”

一两银子已经算很便宜了。

而且这个房子在罗石村村子最前面的地方,挨着主街道。

以后开个药馆,其他村的人过来拿药什么的,一下子也能看到药馆,不必打探。

要是在村子里面找位置确实不太好找。

古冷寒点头道:“好。”

就这样,他们直接一两银子买下了这个房子,然后古冷寒让手底下的人去最近的城池找衙门盖章拿到地契,这个房子就是若云的了。

村长看着苏姑娘和古公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