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昭仪在金雀台,拉过她的手,说希望她能找一个家世好,地位高的男儿,哪怕日后生出意外,也能护着姜吟玉。
魏家三郎,确符合母妃提出条件。
永怀长公主说了这么久,见姜吟玉迟迟不回话,略一思忖,道:“柔贞,其实说句你不爱听的,你知道你的名声现在外头是什么样的吗?”
她以为姜吟玉被保护得极好,什么都不懂,出乎她的意料,姜吟玉回道:“外面都说我不服管教,性格娇蛮,被天子溺爱才敢干出逃婚之举。”
她一缕乌发从肩上滑落,柔顺地垂落进衣襟里。
长公主道:“岂止!外面还说,太子就说为了你才去除掉卫燕的!”
如今外头编排什么的都有,还给有姜吟玉编排了旁的野男人。
“那些流言经不起推敲,可长此以往,难保不会对你的名声造成影响。你名声不好听,你皇兄在东宫包藏你,外头又怎么看他呢?”
姜吟玉低下头,心中涌出一份复杂的心情。
长公主看着姜吟玉手绞紧裙带,道:“换做我是你,怎么说也得将自己赶紧嫁了,堵住那些风言风语,不让太子被我的名声给连累。”
马车中气氛凝重,且令人屏息。
姜吟玉手挑起帘子,让外头的风吹进来一点,道:“我确实连累了皇兄。”
她性子太软,从小一个人在宫里长大,活得谨小慎微,做不到像旁人一样性子强硬,不畏惧外头的流言。
她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讨人欢心,谁对她有一点好,都放在心上。更不愿意看着为她好的人,因为她受到伤害。
姜吟玉鼻尖发酸,正这时,就有一匹马从后追了上来。
马上人从窗外递进来一只食盒,姜吟玉接过后抱在怀里,不解问:“这是何东西?”
马上人道:“魏三公子怕公主坐久了不舒服,特地让我给公主送了吃食来,里面有果茶和点心,都是清淡的,能够缓解身上的不适。”
姜吟玉笑着道了一声谢。
她低下头,将紫檀木食盒盖拿开,就看见各式点心精致地摆在琉璃匣里。
永怀长公主凑过来看了一眼,挑眉道:“三郎待你还真挺不错。柔贞,你就算不嫁给他,也要嫁给别的男子,可天底下还有谁比三郎好呢?”
微风吹起碎发,姜吟玉看着食盒里的桃花酥,笑了笑,终究将心里所有不好的情绪都压下,眉眼绽开柔和的波光,道:“我会好好考虑这门婚事的。”
永怀长公主这才地赞赏地点点头。
她看了一会,永怀长公主又道:“还有一事,柔贞你还不知道吧。”
姜吟玉问:“何事?”
“其实柔贞,姑母本不必和你说这么多的,因为你……”
根本不是天子女儿。
后面的话,永怀长公主没有说出口。
姜吟玉不知晓的是,就在昨夜,行宫之中,有皇宫中的宫人,醉了酒,将柔贞公主嬷嬷吞金自尽的事抖了出来。
经过一晚上的发酵,言论愈演愈烈,公主血统不正,是兰昭仪早产七月所生的事已传开。
可七个月大的婴儿,想想能活下来的有几个呢?
行宫里汇聚着各种世家,皇帝压言论,根本压不下去
永怀长公主今早得知了这事,当时第一反应是荒谬,随即想法就是怎么悔婚,好在皇帝及时将她喊过去,称无论如何,柔贞还是以公主的身份出降,催促她越快办越好。
永怀长公主一听皇帝的语气就不太对,然而探口风也问不出所以然。
瞧皇帝这样子,似乎是急切地将柔贞嫁入魏家,平息风波,仍然用公主的礼节待她,还让长公主来劝姜吟玉,不许将外头的事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