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人捋着胡须颇有些小得意。
“能帮上就好,如今这豫州民风可有好转?”
陆朝点了点头,细细说起豫州的变化,提到了知义,又指了指桌上的萝卜。
“不是儿子自吹,如今豫州风气变化可大了,现在豫州出产的萝卜都叫知义萝卜了,等陛下御笔亲题的牌匾一到,这知义萝卜怕是要名扬天下了。”
陆大人眼中泛起欣慰的波光,目光在陆朝身上停留许久,忍不住抚掌笑道。
“怪道陛下总在朝堂夸你,寻常人赈灾不过发粮完事,我儿却懂得将民心化作春风,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啊!妙极妙极!”
陆元昭连连颔首,举起酒盏敬陆朝。
自打进了翰林院做编修,他愈发明白为官处事的分寸之难。此刻听着陆朝娓娓道来,他忍不住在心底细细推敲,若换作自己,能否做到弟弟这般周全。
“我三兄最棒了!!”
行遥鼓着腮帮子喊道,油汪汪的嘴角沾着几点芝麻,衬得那双圆溜溜的眼睛格外明亮。
她可听不懂什么萝卜不萝卜的,只要别人夸陆朝,她必定是要附和几句的。
满屋子人都被这童言童语逗笑了,陆夫人看得直摇头。
陆朝捏了捏妹妹那圆乎乎的小脸蛋。
“其实你三嫂才厉害呢!当初我让各县分发萝卜种子,那些村民个个梗着脖子非要种小麦,要不是你三嫂挎着大刀往田埂上一站,你三兄的差事哪里能办的这般快。”
“三嫂竟这般厉害!!”
萧峥有些脸红,自成婚那日匆匆行礼后,她便随陆朝奔赴豫州赈灾,今日这场家宴,竟是她第一次以陆家媳妇的身份与众人同席。
陆夫人忽然握住她略带薄茧的手,温暖的掌心让她心头一颤。
“阿峥辛苦了,才过门就跟着这臭小子东奔西跑,多吃点。”
陆夫人说着,亲自舀了碗热腾腾的汤推到萧峥面前。
乳白的汤面上飘着几片金黄的山菌,鲜香扑鼻。
萧峥惊得差点打翻碗筷,慌忙要站起来回礼。
“母亲使不得,本该是儿媳......”
话音未落,衣袖被陆朝轻轻一拽。
陆朝佯装委屈地撇嘴。
“儿子在外奔波数月,也不见您给盛碗汤。”
他边说边冲萧峥眨眨眼,修长的手指在桌下悄悄与她十指相扣。
“就是!儿子我也想喝汤!”
陆元懿看热闹不嫌事大,捧着个碗就嚎。
陆夫人笑骂着虚点了点两个儿子。
“嘿!你们倒好,还吃上醋了,元懿啊,等你娶上媳妇了,娘就给你盛。”
陆元懿脸歘地一下又红了,只敢低头吃饭,哪还有刚刚的从容。
陆大人不动声色地抿了口酒,目光在萧峥身上停留片刻。
当初听说儿子要娶个武将,他可是连着三天没睡好觉。如今瞧着这小两口桌下还牵着的手,还有儿子眼角眉梢藏不住的欢喜,老头子心里那点芥蒂,不知不觉地化了许多。
陆朝郑重地给陆元昭倒了杯酒。
“大哥,这杯应该敬你!一是多谢你连夜翻遍典籍找出的方子,我命人沿着河岸掘了三尺深的沟渠,撒上石灰粉,秋收时,便不见蝗虫的痕迹!二是恭贺大哥高中探花!”
陆元昭一怔,他记得那夜在书房翻找时,桌面的古籍堆了半尺高。此刻望着杯中晃动的清酒,忽然觉得那些辛苦都值得。
兄弟俩相视一笑,酒盏相碰,尽是无需多言的了然。
翌日,天色未明。
文武百官们踏着露水陆续进入殿内,刚迈过门槛,便看见两侧摆着数十个红漆食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