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岑司务和刘司务了。”

说罢,头也不回地走出官署大门。

他得赶紧回去问问老头子,地宫究竟有什么,这好端端的,为何非要进那地宫不可?

刘颉目瞪口呆看着毫不客气提前下值的陆朝,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想到那萧世子的下场,又憋了回去。

宫中,烛火幽微。

康王站在书案旁,手指轻轻按下暗格,机关悄然开启。他从中取出一卷泛黄的书册,那是太子皇兄生前留给他的手写信笺。

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页,指尖仿佛能感受到皇兄的温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皇兄,快了……”

他低声喃喃,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进入地宫

陆朝前往康王府拜访,却扑了个空,老头子根本不在府中。他只得悻悻而归,托小红红代为传信,得到的回复只有“静候”二字。

翌日,陆朝刚到官署,便被李侍郎叫到跟前,美其名曰协助整理文书。

这也是陆朝首次参与工部的重大事项。不得不说,古代的能人工匠确实不容小觑,那些精密的设计令人瞠目结舌。

李侍郎看着陆朝那副嘴巴始终合不拢的傻样,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嘀咕:这小子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料想也没有多少才能,尚书大人把他放进来这又是何意?

“陆朝,明日卢尚书召见诸位大人与工匠们商议此事,你也一同参加吧。务必将大家的意见详细记录下来。”

李侍郎吩咐道。

陆朝哪敢不从,连忙恭敬应下。虽然心中对康王和老头子的意图仍有疑虑,决定还是静候消息,静观其变。

翌日,陆朝早早来到工部议事厅。

厅内已聚集了数位工部官员和几位声名显赫的工匠,众人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图纸前,低声交谈着。

陆朝默默走到角落,取出纸笔,准备记录。

卢尚书端坐主位,沉声道。

“皇陵地宫乃国之重事,此次修建需引水入陵,以应天时地利。诸位对此有何见解,尽管直言。”

一位工部老臣起身,拱手道。

“尚书大人,引水入陵虽合风水之说,但地宫深处地下,水势难以控制,稍有不慎,恐有坍塌之险。依老臣之见,不如放弃引水,改为以石刻水纹,象征水意,既可保地宫稳固,又能应天象。”

话音刚落,另一位官员便反驳道。

“此言差矣!皇陵地宫乃陛下万年安寝之所,岂能敷衍了事?引水入陵乃陛下所定,宋大人若有异议,不如亲自上个奏折,请陛下改改主意?”

那宋大人当众被驳了面子,显然气得不轻,当下怒斥道。

“老夫不过是就事论事,为的是确保地宫稳固,莫大人何故如此咄咄逼人,若因引水而致地宫坍塌,谁敢担此重责?”

莫大人不甘示弱,反唇相讥。

“此事关乎陛下旨意,岂能轻率更改?若几日后,咱们腆着脸跟陛下说,引不了水,诸位看看,咱们是相约菜市场一起赴那黄泉路还是一起去那宁古塔流放去?”

陆朝抿了抿唇,差点笑出声,这莫大人真是性情中人。

众人见气氛紧张,纷纷出言劝解。

“莫大人不必动怒,今日议事本就是各抒己见,大家都是为了皇陵地宫的修建尽心尽力。”

卢尚书也适时开口,语气沉稳而威严。

“既然引水入陵是陛下旨意,此事便无需再议。我们今日讨论的关键,在于从何处引水,又如何控制水量,才能确保地宫稳固,不受水势影响。”

众多大臣纷纷开口,各抒己见,厅内一时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