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那一刻,脸部难受得绞成了一团。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他就像一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希望他的儿子能回心转意,“承乾。”
李承乾不理。他撑着地面略微艰难的起身,又脱去了身上礼服的外袍。
那一刻,他整个人都轻松了。
他的跛足似乎都好了些。他转身走出大殿,迎着外头照进来的光。
余寻光的眼睛对上围在棚景之外的工作人员,眼神有些恍惚。
和被父母抛弃的云开向母亲分割不同,这回,是李承乾主动不要他的父亲。
爱有时也会变得沉重。
第127章 127
余寻光在之前分析剧本时就发现, 李承乾这个角色的挣扎与自救的方式,跟黎耀川很像。
甚至于他内心不被父亲信任的痛苦都跟阎培熙有共同之处。
人的情绪是互通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演戏演到今年, 余寻光终于遇见了人物共通的情感与类型。
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绝不能摆烂敷衍。
关键是, 该如何去把握呢?
余寻光深思熟虑后, 采用了抓取人物主核的方式。
他将自己认为的, 以往角色和承乾相似的地方在纸上罗列出来, 一项一项的分析。
将被大唐名臣教养长大的他和明昭明祎的少年学习时期进行对比;将承乾失去母亲、拜别父亲时的心情和云开做对比;将他对自己和对师长亲人的失望, 且想要通过自毁逃离时的心情又和黎耀川对比……余寻光分析情感, 摘取严素, 又将情绪揉碎,最终侧写出了独一无二的李承乾。
以“承继皇业, 统领乾坤”为名, 李承乾是史书中“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 大唐“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皇太子。
他加元服,帝父大赦天下;为便宜太子读书, 太宗亲设崇文馆。给钱给人给东西,桩桩件件,无一不证明着他是如何受到父辈看重。
这样的太子, 理应是最优秀的太子。怨只怨, 白壁微瑕。
余寻光望向自己的左腿, 他咬着笔头,一点点的将自己沉浸入那种情绪仔细体会。
如果这份缺陷属于他, 哪怕他的内心能够接受这个弱点,他也是不愿意听到别人提起的。
如果他已经做得很好, 却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夸奖。周围所有人都干巴巴地督促着他,期望他变得更好。在这种干涸的情绪环境下,他也会深受打击,从此怀疑自己的。
如果他想要什么,明明已经提出意见,却不被重视,他自然也会在绝望之下做出傻事的。
人之常情。余寻光现在站在李承乾的角度,觉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人之常情。
他做的“傻事”是真的傻。他不够邪恶、过于弱小,他想不出更激烈的方式。
这是一个在“儒学”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孔子教他“仁”,孟子教他“义”。父亲和大臣教他“为君”,母亲教他“慈孝”。
“啊。”余寻光呆呆的张开了嘴,他想起来了李承乾送他的技能。
「熟读《四书》」
李承乾可以说,是被规训着长大的。
他会不会生出讨好型人格呢?
肯定会吧。他一直做得很好,大家便一直夸他,后来他长大了,腿瘸了,母亲去世了,周围的师长开始以“打压”的方法试图加速他的成长。
这样做当然是错的。
余寻光收起第三方视角,他现在开始重点思考:李承乾读书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书里会有答案吗?
同一本书,不同时候去读,肯定会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