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质地板上提取鞋印,比在瓷砖壁板上困难很多吧?”李怀问旁边的刑技部门人员。

刑技部门人员蹲在地上,努力打着光观察,同时点头,“木质地板的纹理比较规则,但相对瓷砖地板来说,表面柔软,容易被划伤,形成的鞋印或足以容易与划痕混杂,影响对鞋印完整形态和细节特征的判断。”

“另外,木质地板经过了打蜡后,更加具有光泽,就算不断调整光线角度,也仍然难以完全消除反光影响,存在观察死角。”

“而瓷砖地板虽然也具有较强的反光性,但仍然可以通过使用侧光、逆光等特定的打光方式,利用鞋印与瓷砖表面对光线反射程度的不同,清晰地勾勒出鞋印的轮廓和细节。并且瓷砖的反光相对均匀,不会像这种木质地板这样因纹理等因素产生复杂的反光情况。”

“再有,木质地板具有吸水性和吸附性,如果鞋印或者足印中含有水分、油脂或其他污渍,木质地板会吸收一部分,使鞋印足印的颜色变浅、边缘模糊,影响印记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说到专业知识,刑技部门人员滔滔不绝。

“辛苦。”李怀光是听着就觉得头大。

两人也没阻碍刑技部门人员搜证,而是大概算了算沙发到仿古电壁炉的距离。

“死者本来在沙发上,发现凶手闯入,应该和凶手做过搏斗。”本该在桌面上的玻璃水杯此刻四分五裂地躺在地上。

“但很显然,死者根本不是凶手的对手,死者很快就被制服。”萧明德顺着路线朝着死者仰躺的羊毛地毯上走过去,“但此时死者还没完全丧失意识和行动力,腿部仍然有挣扎或者晃动。”

仿古电壁炉前的羊毛地毯出现不规则的局部隆起和褶皱,这是因为脚部的不规则运动导致羊毛地毯纤维在不同位置受到不均匀的挤压和拉扯。

“被凶手扔到地上后,死者手部也有挣扎的痕迹。”这一点可以从手部附近羊毛地毯的微微隆起痕迹看出来,“但很快就被凶手用钉子钉住了手腕,然后……在死者还有意识的时候,进行了凌迟?”

法医的初步判断还没出来,萧明德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推测。

“没错。”姚法医在这时候开口,她的手指在死者的皮肤上滑动,声音沉重,“初步判断死因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时间在凌晨的十二点到十二点半之间。死者呈仰卧体位,四肢呈现强迫性伸展状态,手腕是被钉子钉在地上,同时四肢末端都可见捆绑压痕。”

“压痕宽约2.5里面条索状,应该是麻绳类工具。另外,踝关节有拖拽造成的表皮剥脱,伴有皮下出血,生活反应明显。”

“也就是说我们刚才的推断没错,死者被拖拽时还有意识。”李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