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苍白,右腿打着石膏的冯灿被从手术室里腿出来。

一看到他这模样,冯太就绷不住了,哭着对丈夫说?:“冯耀祖!这事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要让温月付出代价!我们要让她知道,我们冯家不是好惹的!”

虽然冯耀祖看起来比妻子更理智,直到冯灿的腿是温月让人?打断的后,还想借机得到和温家合作的机会。

但从五年前?冯灿撞死人?,冯耀祖第一反应是为?他遮掩下这件事能看出来,在溺爱孩子上面,他和冯太半斤八两?。

所以看到被推出手术室的冯灿的凄惨模样后,冯耀祖脑中?名为?理智的弦也?彻底断了,重重点头说?道:“好!”

……

很多老一辈的实业家都很推崇“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所以他们不喜欢甚至很反感营销,一心只想做产品。

但冯耀祖很早就知道了营销的作用。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营销这个概念,哪怕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的现?在,这个概念依然是模糊的,人?们更喜欢把营销称作打广告或者炒作。

冯耀祖最初踏上营销之路,是受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蔡先生影响。

这么?说?倒不是指蔡先生擅长搞营销,而是他是香江知名老饕,会吃又会写。

而且蔡先生吃东西不在意价格和食材,只要味道好,一份最家常的萝卜酱菜都能让他念念不忘,也?写得让人?惦念不已。

他这些年陆续在香江几家知名报纸上开过?专栏,时不时会写一篇杂文或者食评,记录自己最近的人?生感悟、旅游经历,或者近期吃到的美食。

作为?知名老饕,蔡先生的食评在香江食客心里很有公信力,每次他提起一间新铺子,都会引起众多食客前?往。

普通的酒楼老板看到这种情况只会在心里羡慕,然后继续下苦功精进厨艺,精明的商人?却会想,我要把名气炒起来,吸引到蔡先生上门。

冯耀祖就是后者,他开始在报纸上投放广告宣传冯记酒楼的历史,说?它是百年老字号,再夸它味道正宗,是香江现?存最地道的的粤菜酒楼。

这些内容当然有水分,冯家举家搬迁到香江都没一百年,而冯记酒楼的前?身?是冯记冰室,是冯耀祖爷爷年轻时开起来的,至今满打满算也?就不到八十年历史。

但冯耀祖厚着脸皮说?冯家逃难来香江以前?,在老家就是开饭馆的,也?没人?能真?去他老家考证。

快一百年前?的事了,冯家祖籍所在地有没有人?记得他们这一支都成问题,谁那么?无聊去查这些啊。

何况冯记就算没有一百年历史,七八十年总是有的,有水分也?不多。

至于最正宗最地道这一点,十家酒楼八家都这么?说?,所以也?没什么?人?去纠正。

于是冯耀祖这么?一吹牛,名气还真?起来了,然后他开始找人?往蔡先生开专栏的报纸写信,这个夸冯记酒楼有多好吃多好吃,那个就写听说?最近冯记酒楼很火,某道菜做得很不错,希望蔡先生能去尝尝鲜,点评点评。

种种铺垫后,冯记酒楼果然引起了蔡先生的注意,某个傍晚,他独自一人?来了冯记酒楼。

冯耀祖一直等着他呢,特意提前?给酒楼员工看过?照片,所以蔡先生一上门,冯耀祖就收到了消息,以读者名义提出给蔡先生免单,再请求跟他合拍一张照片。

伸手不打笑脸人?,冯耀祖这么?客气,提出的要求也?不过?分,蔡先生只好答应下来,跟他一起拍了张照片。

同?意拍照时,蔡先生已经做好了冯耀祖把他们的合照挂在酒楼大厅的准备,自从写食评火了,他去酒楼餐厅吃饭被认出来,老板或者工作人?员都会提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