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着胤祐往外走:“你好好休息,我们改天再来看你。”
其实水土不服的症状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只是舜安颜年纪最小,功夫练得也没那么扎实,反应更明显一些。
他们在嘉峪关休整数日才渐渐适应,对未来的艰苦生活也有了大致的心理准备。
舜安颜身上有不少世家公子的臭毛病,胤祐时不时就要捉弄他一番,把他这些臭毛病都改过来。
听到七阿哥总说自己娇气,舜安颜还颇有些委屈:“你在宫里的时候,不是比我还娇气。吃穿用度都得是最好的,衣服料子稍微硬一些都不肯穿,还说我。”
“那是在宫里,”胤祐揉一把他的脑袋,“这里是军营,军营里都是顶天立地的战士。咱们要是娇滴滴跟个姑娘似的,人家会瞧不起咱们。”
舜安颜小声嘀咕:“你可是皇子,谁敢瞧不起咱们呀?”
“人家嘴上不说,心里瞧不起。”胤祐又捏了捏小表弟的脸,“咱们是来打仗的,放下身份,比普通士兵做得更好,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尊重。”
小表弟被胤祐这番话教训得服服帖帖,从此以后,安心跟着他呆在嘉峪关,安排他干的活儿,他也认真的干好。
他们在嘉峪关呆了一些时日,这天,殷化行将军要去玉门关视察。那是个胤祐在无数诗词和文章里读过的地方,万分神往,也想跟着去瞧瞧。
他想办的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小嘴特别甜,一口一个殷师傅,叫得那叫一个亲人。又说自己想多多学习戍边事宜,想要跟随将军同去。
殷化行被他哄得哈哈大笑,这便答应了带着他同去。
玉门关始于汉武帝时期,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周围是茫茫戈壁,中间是一处砂石岗,用黄土垒起来的小城堡,名叫小方盘城。
现在大约是这个地方一年之中天气最炎热的时节,但放眼望去,周围仍然寸草不生,看不见一点绿意。就如同唐朝王季淩所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胤祐站在玉门关城墙之上,远眺一望无际的隔壁。其实周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仍有一些断壁残垣,旧时遗迹。
这里的风很大,裹挟着沙粒刮在脸上,有刀割般的痛感。
胤祐闭上眼,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悠远沉闷的驼铃声,随后,沙漠上出现了两个影子,随着影子渐渐扩大,他才看清,那是一个人,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
他的目光浑浊却坚定,宛如历经苦难终于归向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