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而言,一个比一个重要。最终,康熙还是包庇下三人。
徐乾学被人弹劾,上疏自请“放归田里”,康熙应允,同年高士奇也离开京城。
只有陈廷敬,再次被康熙启用为左都御史。
因为纳兰的关系,胤祐从小听徐乾学的事情,听得太多了。小时候觉得是非黑白一定要分的清清楚楚,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发现,虽然这个人的确有一些经济问题,但总的来说,他身上有一股侠气,总是能在别人危难之时,出手相助。
后来胤祐也看过许多他的诗词文章,也不得不被他的才华所折服。
陈梦雷以头扣地:“皇上,罪臣是冤枉的啊!”
胤祐站在一旁,本来兴趣不大,一听他说自己是冤枉的,立刻竖起了耳朵,准备听故事。
于是,陈梦雷便把当年之事大致说了一遍。
康熙十三年十三月,他回乡省亲,翌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举兵造反,又网罗名士,强授官职,胁迫文人跟他一同造反。
陈梦雷遁入寺庙躲避,但耿精忠派人抓了他的父亲,逼他现身,他不得已只能回去做了耿精忠的幕僚,但仍托病拒受印札。
“罪臣当年也是不得已,并非攀附耿精忠叛逆,请皇上明察。”
这要明察也不知道应该从何察起,事情已经过了那么多年,有意攀附也好,被迫谋事也罢,反正三藩之乱已平,陈梦雷流放塞外十多年,也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
康熙刚才看了他的诗稿,颇为欣赏,还拿给了三阿哥看。
三阿哥看过之后也是赞不绝口,对此人非常感兴趣。
康熙便决定,将他带回京城。
陈梦雷含冤受辱,在关外十数年,期间父母妻子相继去世,终于有朝一日,能够重返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