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我服从便是。”
话虽这么说,他总觉得凭着自己的才学,不敢说外廷做官,至少也能入翰林院。
前些时候他跟随康熙南巡,顾贞观曾交给他一份一叠诗词稿,是江南众多名士为顾贞观所仿造的惠山听松庵竹茶炉题词赋诗,以记其事。纳兰将这些诗词稿刊成集,名曰《竹炉新咏》。
这就是他和曹寅、顾贞观等一众文人最喜欢做的事,希望能将前朝或是本朝文人名士所作诗词文章汇编成集,留存下来供后世学子研读,不至日久失传。
康熙现在倒是不担心胤祐的学习问题,他担心的另有其人。
六阿哥胤祚生于康熙十九年二月初五,眼看没几天就虚岁六岁。
刚过了元宵节,康熙就把他安排到上书房进学,还专门指派了师傅。
这小子倒是和胤祐那个厌学儿童截然不同,听到要去上书房读书,开心坏了。
他早就在后宫呆腻了,六阿哥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想跟一群婆婆妈妈的女人呆在一处,想去和兄弟们一起读书习武。
阿哥所那边有现成的院子,本是之前给五阿哥胤祺准备的,不过皇太后执意将他留在宁寿宫住着,康熙也没有办法,正好空出来的院子留给了老六。
搬出后宫之前,康熙特意允许他回永和宫与德妃见一面。
德妃看到儿子心都碎了,这半年多来儿子长高了长大了,与她这个额娘也不那么亲近了。
她拉着儿子关起门来说体己话:“你搬去阿哥所之后,饭食茶点一定处处小心,以防有心之人。额娘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可千万不能有事。”
虽然胤祚跟胤禛关系不亲,胤禛也的确只把自己当做皇贵妃的儿子和胤祐的哥哥,但是他毕竟是德妃亲生的。
可是在他的记忆中,这些年来,额娘从未提起此事,就算她自己亲自设计将这件事捅出来,也从未认为四哥是她的孩子。
这让胤祚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他忍不住想,若是额娘以后再生了儿子,那么弟弟会不会也成为她心中的那个唯一,而自己,说不定就变成了钮钴禄贵妃的孩子。
德妃见儿子不说话,又接着说道:“虽然大家都是兄弟,但你要记得,太子是贤德之人,他的人品学问都值得你学习。哪些人应该结交,哪些人应该保持距离,你自己心里要有数。”
其实德妃这话说得也没错,皇子长大了,势必要面临战队的问题。太子就是已经预定的未来大统继承人,不依附于他还能依附于谁。
这话她自然是不敢让康熙知道的,否则就不只是禁足半年那么简单。敢将主意打到太子身上,褫夺封号,收回册宝都是亲的,打入冷宫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