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新也没有温度计啥的,只能凭着在PDA上看到过的资料大致估计火焰的温度。此时它就四百来度的样子,但滚滚散发的热量已经由火口和陶窑顶部开出来的散发水蒸汽的通道扩散出来,使得附近开始升温,让人感觉到一片燥热。

到了中午过后,孙志新估计水汽已经散得差不多,让塔里木将散汽通路堵上,全窑开始闷烧。这个过程的变化不大,只能等待窑室里进一步的升温。

漫长的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孙志新寸步不离的守着陶窑,看温度慢慢上升。周围围着的人并没有闲着,人们自动自发的组织起来送水给参与烧窑工作的人喝,又去林子里拾柴以备不时之需。

第84章 胜利的欢呼!02

到了下午猎人们回来的时候火焰已经转成了微微接近玫瑰红色的颜色,这即是意味着火焰的温度已经差不多达到了600度左右,差不多是不经人工催化下干柴在炉膛里燃烧的顶点。

孙志新密切关注着火焰,冲守在一旁的孩子们叫道:“大伙儿上,吹火!”

史前人类并不知道向火焰里输出氧气可以提高燃势,增加火焰的温度,但孙志新知道,所以提早准备好了最原始的催火工具――吹火筒。

一群孩子就奔过来,一人手里合着一支竹筒,全鼓足了劲向着火口猛吹。便见有了更多氧气的提供,那火焰顿时烧得更猛,现出艳丽的玫瑰红来。这样持续两小时左右就可以投木炭,一步步将燃料换成木炭,继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