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庭筠上前揽了两个孩子的肩膀,笑着对三堂姐道:“两个都是懂事的孩子,三姐姐放心好了。若是三堂姐想孩子,就过来看看。”又道,“三姐姐什么时候启程?到时候我去送送你。”
“太早了。”三堂姐道,“你还是别颠簸了。我们姐妹,不用讲这些虚礼。”
傅庭筠想着家里五个孩子,若她去给三堂姐送行,不到掌灯时分回不来,实在是放心不下。
她想了想。笑道:“那好,到时候我让雨微代我送送三姐姐。”然后问起她护卫的事来。“要不。就请了镖局的随行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三堂姐笑道,“不过,郝大人知道我要回华阴,跟五城兵马司的人打了声招呼。五城兵马司派了十几个人过来,到时候会护送我回华阴的。”
“这就好。”傅庭筠听着。忍不住八卦道,“郝大人,是不是那个在陕西任过参议的郝剑锋郝大人?”当初二堂姐议亲的时候。她还在家里。“听说他心里有疙瘩。大伯父几次想走他的门子都没能成事,怎么倒和三姐夫毫无芥蒂?”
“我也不是很清楚。”三堂姐道,“不过听你姐夫说,郝剑锋这个人做事不仅有能力,而且还是很公允的,待人处事圆滑。若不是沈阁老这次出事,说不定田阁老年纪大了致仕时。他会有机会入阁。”
郝剑锋跟沈阁老同在吏部,一个正一个副,时间长了,而且两人合作的很好,时间长了,不是一系也会被视为一系。现在皇上不满沈阁老,沈阁老被迫致仕,郝剑锋作为沈阁老一系,而且还是正二品的大员,重要的人物,以后的日子只怕不好过。
傅庭筠笑道:“他的运气也太不好了。”
三堂姐颔首:“可见这能不能入阁,还得有几分运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
姐妹俩闲话了几句,三堂姐想着家里还有一堆的琐事,起身告辞,赶回了帽子胡同。
在垂花门前,她和三姐夫碰了个正着。
见丈夫是从南房的厅堂过来的,三堂姐笑着打了声招呼:“老爷有客人啊!”
三姐夫闻言表情却微微有些异样。
三堂姐看着奇怪。
三姐夫也没有瞒她,道:“刚才傅大人过来,问我们给没给史家胡同那边报丧?还问你什么时候启程?想到时候结伴回华阴。”
三堂姐目光眉头微蹙。
三姐夫已道:“我说我们得信你就去了史家胡同报丧。至于说你什么时候启程回华阴,因我这几天还有事,恐怕要等几天,等定了具体的日子再和他商量什么时候启程。”
三堂姐知道,丈夫这是不想让自己和五叔父太过亲近。
这样也好。免得到时候有个什么事他们说不清楚。
不过,这样一来,她恐怕就会在五叔父之前到华阴。
三堂姐沉吟道:“若到时候五叔父问起来,我们就说是郝大人好心跟五城兵马司的打了招呼,那边还以为是明天启程,诸事都安排好了,只好临时改了日子。”然后嘱咐三姐夫,“你等我出了城再派个人去跟四喜胡同那边说一声――那边是回乡丁忧,一时半会不会回京都,东西或带或送或典当或锁到库房,还要安排看宅子的人,就是算想和我们一起走,也没那么能走。”
这倒是个好主意。
也不得罪傅大人。
三姐夫笑着应好,眉宇间却闪过一丝担忧。
三堂姐笑道:“我嫁到了沈家,就是沈家的人了。老爷有话不妨直言。”
三姐夫就和三堂姐去了书房。
“之前太夫人和大太太有些罅隙,如今太夫人去了,华阴那边,只怕会有些风波。”三姐夫委婉地嘱咐妻子,“你回去,一是不要掺合这些事。二来呢,也劝劝岳父岳母,上有长辈,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