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傅庭筠抬手就要去叩门。

可指尖在触摸到硬邦邦的黑漆门时,心头一震,又收了回来。

母亲在京都,正为着她的倍受煎熬,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不予理会?

还有父亲。

他是在她被灌药之前回来的?还是她被灌药之后回来的?

如果是之前回来,为什么不强行阻止?他是家里唯一一个做官的了,哪怕灌她药是祖母的意思,不看僧面看佛面,祖母怎么着也要有所顾忌才是。

如果是之后回来的,她发生了这样的事,为什么不好好地调查一番,反而把母亲带去了京都,好像这件事全是她的错,做父母的只好羞愧地回避似的。

还有大伯父。

在家从父,父死从夫,夫死从子。祖母不管辈份怎样高,大伯母不管怎样厉害,毕竟是女流之辈。大伯父曾在外为官,见多识广,回来后又掌管家中事务,她被灌药,不管是谁的主意,都不可能瞒得过大伯父。大伯父为何如此?

她想在西安府等京都的消息。

想见母亲一面。

想知道她被灌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想告诉父亲,她是清白天。

想问问大伯父,为什么宁愿相信左俊杰那个外人的一面之词也不问她一声私情是否属实!

甚至想,等赵凌忙完了他自己的事,她想让赵凌找个稳妥的人送她去京都。

西安府离京都,不过十来天的路程就到了

她要站在父母面前,要站在大伯父的面前,面对面的问清楚。

是码是活,她要弄个明白。

可现在,她该怎么办?

留在西安府,赵凌怎么向陌毅交待?

去张掖,那些一直如鲠在喉的伤心、难过、困惑、不甘、忿恨……又该如何?

她茫茫然地站在天井里,不知所措。

第六十五章 何从

傅庭筠默然地离开了书房的天井。

厅堂里一片欢声笑语。

大家正围着阿森,听他眉飞色舞地说着在街上的见闻:“……掌柜看见傅姑娘的目光落在了一匹闪闪发光的缎子上,立刻屁颠屁颠地跑了过去,说‘这是杭州产的妆花,江南织造上贡用的就是这了’傅姑娘就微微点了一下头,”他说着,学了傅庭筠的样子,背脊挺得笔直,下颌扬微,几不可见地点了一下,“然后盯着那锻子看了片刻,慢慢地说了句‘是吗?东西还不错,可惜是前两年的花色’”他忍俊不禁,“掌柜的半天都没有吱声。傅姑娘就摸了摸旁边一匹带绒毛的料子,让人打开看了看,又让人放了上去。掌柜的忍不住道:‘这是嘉定的斜纹布’傅姑娘说:‘我要做件皮袄,还是漳绒好一些’掌柜的听着,脸憋的通红,等傅姑娘说要做几件棉亵衣的时候,他立刻捧了一匹绢丝一样的白布出来,说‘这是淞江的三梭布,做亵衣顶好了’”他眨着眼睛,“你们猜,傅姑娘怎么说?”不待别人开口,他已道,“傅姑娘说,‘淞江的三梭布虽然好,价值却太钱,不如用乌青的大环绵,虽然名头不如三梭布响亮,可穿在身上未必就比三梭布差’。”他哈哈大笑,“你们不在场,没有看见,那掌柜人都傻了。等傅姑娘问他‘这三梭布多少文一匹’的时候,他竟然傻傻地道:‘两千一百文’”傅姑娘在隔壁给我买了双淞江三梭布的袜子,就用了五百八十文……傅姑娘当时就给九爷买了十二件亵衣,掌柜的脸都绿了!”

大家哄堂大笑。

吕太太眼尖,看见了傅庭筠,忙迎了上去:“傅姑娘,九爷呢?”说着,朝她身后看了看,见没有人影,露出些许的失望之色来。

屋檐下、厅堂里都已经点了灯笼,早过了晚膳的时候,何况是他们在外奔波了一天,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