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2 / 3)

生跟叶氏分开并不是因为想要娶妻傅氏,而是因为叶氏品性不堪为举□□。”

张笙说:“学生以后走的是官场,讲究品德学问,但叶氏对银前锱铢必较,为人心狠凉薄,这些只要打听以往邻居都能知道。

成为举人以后自然会多出许多交际,学生只是担心叶氏品德,以后闹出更多不可收拾的祸事,这才跟她分开。

况且分开以后,学生把嫁妆全数交还,并没有故意欺辱,跟傅家结亲更是在和离一年之后,并不是叶氏所说的别妻另娶,请大人明鉴。”

“王大人,当初张老爷拿着我的嫁妆四处送钱,说那些拿钱的人都是困苦穷人。送来送去,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于是我开始限制他送钱给人。”叶川红说:“和离之时,我逼他把嫁妆还来,他就让那些拿了他钱的村民跟我签了借据,那些借据我在衙门有记录,您可以查一查之前卷宗,看是不是真的。”

“他拿着我的嫁妆行善,也不管家里孩子还要吃饭。我阻止就说我不善良……如果不是因为家里进项不够,我以前也是举人家的姑娘,为什么要抛头露面的卖包子?”

叶川红继续说:“我的父亲是他的启蒙恩师,他为了给新夫人脱罪都能这样埋汰我,大人您还能信这样一个人?”

张笙面色难看,他最讨厌叶川红一直提叶夫子。每次提起来都显得他特别不是人。

叶川红说:“况且和离后一年成亲,中间难道没有定亲?没有走礼?时间算一算,他根本是跟我分开以后,马不停蹄的就去张罗着跟傅家结亲。这不算别妻另娶哪个才算?”

双方争执不休,傅老爷则一直说自己女儿从小就心善,不可能故意想要害叶娘子终身,不过是女儿家做事情不周全,还隐晦的说自己的表哥在朝堂上当御史,自己家不可能知法犯法。

本来傅老爷不说这种“我家后面有人,你考量一下吧”的话,王大人还想给个警告就算了,但傅老爷偏偏要提。

王大人也是出身世代官家,一个当朝御史官很大吗?很了不起吗?本官现在的确只是个知县,但本官并不会一直是个知县啊,谁还没点关系咋的?

在这种微妙的不爽之下,王大人宣判了。

张管事不管是不是奉命,他直接指使了李狗入室图谋不轨,情节恶劣。他是奴借,所以惩罚加重一层,判流放三千里。傅老爷管教奴才不当,罚银千两。

傅娘子恶意散拨他人隐私,间接支使张管事,杖责十大板,可分天行刑。李狗受人支使,且未达成犯罪,罚劳役三年。

至于张笙,教妻不严,对恩师之女不义,品性有疑,判他暂缓科考,望在家自省,处理好家事以后再想为国效力。毕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王大人似乎知道这个判决出来所有人都不服气,他判完之后又说:“傅老爷,本官这般判决已经算是给大家留了面子,你要是给脸不要脸,别怪本官亲自去跟你那什么御史大人的表哥说了。”

傅老爷这才后知后觉,自己一介商人都有后台,为什么能在京城附近当知县的人就没后台?况且这事情的确禁不起深究。

自家女儿做事情的风格傅老爷也不是一点都不知道,如果眼前知县真的想要认真,那傅家只会面临更糟糕的情况……于是傅老爷也不吱声了。

张笙见岳父都不继续说了,内心着急却也没有法子。王大人虽然只是让他延后科考,今年春闱不参加,三年后还是可以考的

只是王大人亲口盖章说自己品性有疑,这种公开判决是会录入记录的。况且王大人显在在朝中有关系,他对自己的印象恶劣,这岂不是直接树立了一整个圈子的敌人?

张笙眼前一黑,一边想要说点什么,一边又担心自己过度狡辩留给王大人的印象要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