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傅融。

傅融顶着烈日跋涉了四百余里,一路上见到无数倒在路边的饿殍,他本来没抱什么希望,直到进了庭州。

和别的州府遍地枯黄寸草不生的情况全然不同,官道两边搭起无数塑料大棚,一眼望不到尽头,像在大地上覆了一层浅色的地毯。

透过塑料膜,还能看见大棚里青翠喜人的绿色。

城外更是建起灾民安置区,里面管理得井井有条。

他在路上拦下一个衣着破烂但精神还算不错的灾民,给了十文钱,询问庭州的情况。

那位灾民将庭州的情况悉数告知。

得知庭州有水有粮,前些日子还有灾民种出亩产六千斤的土豆,傅融激动得险些落泪,在城门口登记过后便匆匆进了城。

城中的街道上白日里虽然见不到什么人,但家家户户都看得出生活气息,城中的客栈也在正常营业。

更难能可贵的是,外头一斤搀糠的劣质大米都要卖到二两银子,庭州城的物价却依然跟旱灾发生前一样。

傅融在客栈里点了一桌菜,跟店小二闲聊中得知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江家在江家跟外邦商人有来往,从外邦买来了很多他们连听都没听过的好东西。

城中如今能维持稳定,不受旱灾影响,甚至城外的灾民安置和开荒种地,都是托江家的福。

江家的大名傅融听过,去年燕州风靡一时的胭脂和香水就是从江家进货的,他从三手渠道购买了一批货,放在名下的胭脂铺子里,还小赚了一笔。

他当时还想着要派人亲自到庭州进货,可还没实施,旱灾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