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回来后见到了蒋学,第一句话就说:“常部长那里很热闹吧。”
蒋学点点头:“有两三个贸易团的找过去了,话说的还是很婉转的,先是肯定了你们的这次君子之约,有志气应该鼓励,但又提出了问题,已经第四天了,如今日化区域还是只有小额成交量,明天可是最后一天了。”
“他们认为很多外商,几乎都是明天下午的飞机,他们甚至等不到展会结束,就离开了。如果这么僵持下去,日化产品这么多年,出口额一直不大,好不容易迎来的机会,就说不定没有了。”
“他们建议,应该干预一下。九美分太低,可以谈一个中间价,让大家有点利润,再加上补贴,也让采购商们有点赚头。”
周渔冷哼一声:“他们已经很有赚头了。常部长怎么说?”
蒋学说:“常部长就三个字:再看看。”
也就是说静观其变,不插手也不打压,周渔松了口气,看着外面渐渐黑下来的天,“成败就明天了。”
第五天。
周渔去会场的时候,恰好碰上了建春工艺厂的王晓辉,82年秋交会,周渔将建春工艺厂的新产品放在了免费大巴车的电视上,是第一个被介绍的。
要知道,长达一个小时的路程,林林总总不下大几十个厂子,很难有人全部精力都集中的,第一个是很沾光的。
也借此,建春工艺厂打开了出路,从82年开始,就一跃成为了工艺区交易的大户,如今每年都是南河创汇的主力军。
王晓辉跟周渔自然熟悉,他干脆多走了两步,过来说:“周总,你们也别急,我们工艺区这几天也讨论,其实都很支持你们。我们当时就是卷的太厉害了。”
“你说一个花盆套,一个人一天就能编十来个,可卖的话,不过一毛钱一个,就算原材料不值钱,人工也是要钱的啊。”
“要是我们当初能顶住了,这会儿就能卖正常价五毛一个,你说,这差多少。说真的,你们能联合起来,我们都羡慕。”
“我们都知道你们压力大,空口白牙的鼓励等于没有,所以大家商量了一下,我们工艺区一共198家工厂,各省的都有,每家工厂都要发劳保产品,外贸搞不起来,我们内贸支持,请各省的日化厂别着急。”
这可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周渔连忙说:“谢谢!”
这样表达善意的,其实不少,一个贸易团,各种工厂都凑在一起,能说的早就说了。但显然,这也代表着一个问题,虽然日化区域这会儿个顶个都觉得这事儿八成能成采购商们昨天晚上急了!
但围观的人都觉得,这事儿八成是不成了,毕竟,世界上那么多产品,钱在人家手里,你不卖人家可以选别人啊。
这事儿没法解释,周渔和所有人一样,都跟前几天一样,在自己的展台老老实实的忙活着,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今天除了紧张,还有期待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展台四周来回的走动着,抬着头竖着耳朵,来回的注意着。
到底他们会来吗?
八点钟开展,没有人过来,九点钟的展会,因着是最后一天,不少小的采购商已经离开,所以显得冷清了不少,依旧没有多少人往日化展区过来。
十点钟,关励忍不住摸了摸口袋里那半包烟,冲着同事说了句:“我出去抽根……”
话音未落,就瞧见组委会的外贸员冲着他们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