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陆安站出。
赵公麟瞧,便边挥手边笑:“陆兄快!”
陆安便了。
“陆某以为,非天地为方位,实乃天地为水火。”
当站出时,不仅场内,场外的人也都看着,那大王、赵提学、房州知州、房州通判皆注视,每个人的瞳孔里都闪动着期待。
郎君金声玉色,举城皆动。
“《易》有言,乾者 , 天也 。终为万物始。乾于坎,北方坎水之地。”
“坤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坤于离,南方离火之处。”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何六?东南西北,四方上下,六合也,与宇相应也。”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何七?阴阳五行,回转循环,七政也,与宙相应也。”
至此,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字,已释四字。
用的《周易》。
要知道,十二经中,《周易》最难。
场中已有人失声:“连《周易》都学通了?!”
陆安咳嗽一声:“略懂一二。”
又有人失声:“又略懂?!有多少略懂?!”
陆安正话。
对方:“停!别了,我记得的话,十二经多多少少都看些许吧?!合着的多多少少看,都’略懂‘吧?!都会了吧?!”
那神色已然扭曲。
陆安:“……倒没有。只《周易》、《论语》、《礼记》三样,比其的略懂一些。”
没办法,谁让在明朝的时候,四书包含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礼记》里的内容。
学四书,自然对《论语》和《礼记》有了解了。
《周易》……惭愧,并不连五经也学完了,没那么夸张,纯粹因为华夏人对命种事天生的好奇,去研究了。
理论知识倒记了一脑子,但学不会命。
可能需要天赋吧。
陆安在心里为被埋葬的命技能幽幽叹了一口气,然后口气被其人打断了。
“真的略通一些吗?”士子满脸“我不信”。
陆安:“真的。”
然后默默把后半句咽回去。
但我会学习。
士子相不相信,谁也不知道。但反正治《论语》、《礼记》或者《周易》的士子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
陆安了,决定帮脱离个情绪:“玄黄和洪荒……”
开口之后,士子立刻收诸多情绪,专心致志听话,再不吱声。
帷幕投下绰绰的影,明亮巨大的夏日被分割成了细碎光点,落在众儒生身上,朝着陆安方向,十分郑重其事。
治《周易》的人,已取出竹简与毛笔,用上了随身带的墨水。
听陆安:“《千字文》一书中,自天地玄黄,至露结为霜,一共十八句,讲的天时。《易》有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地黄。何为天地之杂?天地阴阳交互混和。乃天地初开,混沌也。”
“洪荒既讲的天时,此二字的解读,陆某认为,洪应当‘大’,荒则‘久远’。宇宙洪荒,亦取时间无首无尾、空间无边无际之意。”
洋洋洒洒完,陆安对着周围轻轻一拱手,微笑:“陆某完了,不知各位可……”有异议?
陆安微妙地顿住了。
看完后,那些士子头也不抬,都在唰唰唰抄写。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竟能般解读!”
“茅塞顿开!真茅塞顿开啊!”
“听陆九郎一言,胜读十年书!”
不管治《周易》,不治《周易》的,都在疯狂抄写。仿佛受了相当大的触动,众士子思如泉涌,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