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抢的房州知州:“……”
*
“九思!”和陆安同一科场年考取解试的同窗挤了,苦着脸问:“题答得如何?”
没等陆安回答,便已自顾自抱怨:“合题好,我在州学里也练合题……”
话一出,引周边不曾考进州学的考生那奇异又艳羡的目光。
有好学校好老师的优势,像样在乡间私塾念书、或家中自学的考生,根本没有那个敏锐度去练习经年未考的考题。
不,有好学校好老师的学生,也有崩溃的地方:“但最后那道义题,居然出的《孟子》,谁能啊!”
陆安点点头:“最后那道题确实难。不仅出《孟子》,加上《礼记》的内容,横跨两本书,我也斟酌了许久才将之写出,只希望不曾偏题,也不曾踩中题目陷阱。”
处于目瞪口呆状态的私塾考生没有开口,旁边的州学学生忍不住惊呼了:“真的?!九思把最后那一义写出了?!”
陆安应了一声,然后被同窗抓着,恳求把那一义给讲讲。
科举期间,内帘官员不允许离开后堂,吃住睡觉有洗漱、上厕所都得在后堂进行,用物理隔绝避免得知考生的试卷情况。
所以,陆安在外讲题,里面连一点消息都接收不。
“那一义,我么破的题……”
陆安娓娓道。讲述时,周边考生通口耳相传得知陆九郎在讲题,逐渐聚集,个个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连眼睫毛都没有眨。
偶尔有人提出,陆安也能替解答。
外帘官负责巡视考场的官员看着一幕,皆哑口无言。
谁能,考生替考生讲解科举题目,其余考生认真听讲种事情,真的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