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主时便陪伴郦嗣音的赵莺莺和崔小玉,被派到了地方,郦文鸢派来帮她料理公主府产业的芸娘,就成了她新的贴身女婢。

芸娘捧着一堆印鉴,不敢置信:“让奴婢来?”

郦嗣音理所当然道:“当然,你们都是朕身边最贴身的人,要帮着朕分摊国事,以后好好学习一些治国之道,不要让朕失望。”

身边的侍女听此顿时喜出望外,齐齐跪地谢恩。

郦嗣音要起草诏书,层层盖印,身边侍女高兴地你抢一个,我抢一个,没一会儿就完事了。

真不知道辞官这种事能威胁谁,你不想干有的是人干,想干的人她也不一定让干。

不过这些人只帮她起草诏书,宰相的位置,郦嗣音是要留给上官兰翌的。

她不会让中书省的权力一直这么持续下去,但有个能干的宰相,帮她处理纷杂的政事,也很重要。

所以她会同时建个内事班子和外事班子,共同理政。

以芸娘为首的宫婢是她的内事班子,以上官兰翌为首的宰相是她的外事班子,两方相互配合,互相商议,互相监督,由她最终一言而决。

小小宰相,还想对她行使权力?

群臣想对皇帝行使权力,要不起兵政变,要不辞职威胁,现在朝中大臣根本没这个能力。

老宰相被毫不犹豫辞退后,和他相好的人立时聚在一起号召,咱们明天集体请辞,全部罢工,让政务瘫痪,给新帝一些颜色看看!

郦嗣音收到请辞书,看向底下的人:“除了你,还有谁?”

上书请辞的人慷慨激昂道:“满朝都是不能容忍陛下胡闹之人!”

郦嗣音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背后一眼,空无一人。

沉默一下,指挥芸娘:“那就把他的印拿过来吧。”

被夺印的人缓缓看向背后

不是……咱们不说好了吗……

昨天晚上,还跟着他一起慷慨激昂的人,此时默默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工人罢工有用,当官的罢工没用啊!

被同伴涮了一道的大臣,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的印被夺走。

郦嗣音身边的每个人都很开心,之前的印太少不够玩,现在又多了呢!

新帝刚上位,就告诉大家她不惯着任何人,要辞赶紧辞,她还有好多人排队等着上位呢,快滚。

洛京的城门口,垂头丧气走了好多大诗人,不知道此行会做出多少脍炙人口的诗,流传后世。

洛京的百姓却顾不上他们,因为他们也要分田了!

还是比照登州的分地流程,立母户,还良籍,重配田。

但京中人口密集,不像边州那样地广人稀,永业田都不一定够分,口分田就更不用说,地法当和别处不同。

所有人还是重新报户,统计人口,均分田地。

有女传家的门户多分点,无女传家的少分点,刚出生的女婴也参与分田,税征比之成人,幼女夭折,婴田予以收回,回归官府流配。

在京中重配田,反而比边州更容易,因为边州多脱离皇帝势力,是地方氏族的天下,京中却完全是皇帝的天下。

京中皇帝要赎买土地,地主根本不敢说二话,直接奉田,毕竟你不让她赎买,她直接抄你家。

官员也是同理,地方官不好收拾,京官好收拾得很。

没过多久,朝中大臣就完成了一批大换血,想当官的太多了。

京中富庶,人口多,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也高。

在登州,一开始去,还很难找到识字的女人,京中却太多了。

不说达官贵人家的大家闺秀、夫人小妾,教坊司里才艺双绝的花魁,就是小门小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