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2 / 2)

跟为邵循有孕的欢喜和担忧是两码事。

他不是第一次做父亲,自然知道生育的不易,远的不说,他第四个儿子的生母就是因为生产丧得命,那过大的胎儿硬生生的将他的母亲连同他自己拽入了黄泉。

如果说那次正逢皇帝出征在外,印象不够深刻,那他唯一一次守在产房前焦急等待的结果也是惨烈异常。

那是前太子妃邓氏生产。

那天他同时失去了父亲和兄长,顶着满朝大臣们催促他尽快登基的声音,和同样丧夫丧子的太后一起守在东宫寝殿门口,压下一切复杂和负面的情绪,期待着大嫂好歹能平安产下兄长遗留的血脉。

但是没用,早产和母体的虚弱让这孩子注定夭折。

那个男婴不过成年男子的巴掌大,全身青紫,呼吸异常困难,刚生下来还能喘气,但是几个时辰之后,不论御医们怎样施救,邓氏和太后如何祈求,那孩子最终还是慢慢停止了呼吸,统共在这世上活了不到两个时辰。

皇帝其他的孩子生的都还顺利,让他渐渐遗忘了那晚的惨烈,但是邵循的身孕,让他瞬间回忆了起了那场悲剧。

即使知道邵循的情况与之全然不同,也知道尽快怀孕对她更好,他还是不能完全放心,总是害怕有个万一。

皇帝摆了摆头,将那些不好的回忆驱走,轻轻将手覆在邵循的小腹上,垂下眼睛:“你和孩子都会平安的。”

“就是说呀,孩子在我的肚子里,我都不担心,”邵循不知道他的想法和经历,倒依旧很坦然。

接着她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眨了眨眼,话锋一转又道:“话又说回来,我一直以为男子对产育之事所知甚少,您这看起来好像还挺懂的……”

邵循笑吟吟的:“是不是因为经历的多了,所以懂得多呀?”

皇帝一怔,立刻从回忆中惊醒,接着眼皮一跳,本能的慎重起来,他慢吞吞地开了口:“唔……倒也不是,是常听太后跟几个老王妃家长里短的聊多了,自然知道一些,这些事一般都是太后在管……”

这话他答得很犹豫,原因是说深了涉及到其他女人,怕邵循心里不舒服,说浅了的话又怕邵循觉得他这个父亲当的不称职。

最后便也只能实话实说。

他跟邵循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多少也了解到邵循看待父母对孩子关不关心的事情格外有心结。

皇帝说实话实在并不算是什么好父亲,两人刚认识的时候邵循就对这个表示过不满,当时皇帝对她的感情已经有点苗头了,下意识的想讨她的喜欢,因此之后多多少少对孩子们上了一点心,日常也会多问几句,这一点几个孩子都能感觉到。

但是小一点的,比如六皇子和四公主还算受用,其他子女面对父亲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的关爱之心表现的则是惶恐居多,就像英国公面对皇帝的客气不敢往好处想,皇子皇女们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想法。

但是还好,皇帝表现出了态度,就算是难得的进步了。

邵循听到这样的回答,果然忘了方才一闪而过的醋意,她抿了抿唇,哼了一声:“你们男人啊,都是管生不管养的,就好像孩子都是旁人逼着你们生得似的。”

皇帝无言以对,只得说出那句大多数男子都会找的借口:“朕……前朝事忙,有时候顾不了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