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1 / 2)

本来王爱华也应该跟着一起的,但是最近基地物资问题越来越多,她得亲自去处理,再加上昨天刚接到的一车物资也要清点入库。

再加上来的也不是外人,大家也是, 在这几年间相处过很多回的,用不着那么客气。

“南曼同志啊,你这雷厉风行的速度,可是跟老叶一脉相传啊。”

在参观完基地改装好的几台机床后。

身为机床大佬的周辉房和计算机大佬于何, 全都惊叹不已。

尤其是周辉房, 他可是这方面的行家, 从第一眼看到这几台机床时就知道南曼这边不是瞎搞。

而在一旁的于何却被仓库一角的黑板吸引了注意力。

“你在研究编码器改进?”

再次见到于何这位计算机大佬,南曼是很惊讶的。

原本她以为从「家里」过来的技术支援团队, 应该是专业的数控机床研究方向的大佬,却不想连计算机领域的大佬也一起过来了。

“对的,我想把这几台机床改成数控操作, 所以要弄好编码器。”也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南曼想搞数控机床的事, 全基地现在也以后就知道了。

仔细拿起桌上的东西, 再结合以下之前看过的材料,于何很肯定地下了结论:“新式穿孔纸带技术,看样子你已经研究透了。”

「穿孔纸带」这是目前比较被大家认可的「先进」编程方式。

使用5位二进制代码,每5位代码对应着数控机床上的一个指令,通过在纸袋上打孔,每个控制指令就可以显示成一组固定的孔洞排列方式,数控机床通过读取孔洞的排列顺序来识别并执行命令,实现对机床的精确控制。

周辉房研究这种新式的穿孔纸带编程技术。

所以看到02号基地这边也在做研究,眼睛一下就亮了。

“小同志,你很了不得呀!”穿孔纸带技术其实没有太大的难度。

但是想要把这种技术运用到机床中,就必须要将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设计使用把握到一定火候。

这要不是专门系统地学习过,靠自己琢磨着来,很难在短时间上学到点子。

“不对啊,你都有这本事了,老叶为什么把你安排在这里啊?”

从头到尾检测了一下,南曼这边的研究成果,周辉房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这样的人,放在「前线」干嘛,就应该放在「家里」做专业研究啊!

单就这一手纸卡编程的绝活,放他那妥妥的高端技术人才啊!

“研究基础是为了更好地为基地服务,所以在哪里不重要。”于何大致上要清楚老叶同志的想法,想到基地现在面临的困境。

所以并不打算帮周辉房同志挖墙脚。

“能说一下你现在面临的具体困境吗?”

老叶把数控机床的雏形送到京城,周辉芳便坐不住了,然后还特意提出要带于何过来。

一开始他们以为是这边,遇到了技术问题。

可转悠一圈儿发现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技术问题。

那这么兴师动众地把他们请过来干嘛呢?

“我觉得这种编程技术不行,效率太慢,而且精准度也有待考量。”

别人可能不清楚,但事实上南曼是这两个月才开始接触穿孔织带技术的。

因为这是目前研究数控机床技术无法跳开的步骤。

可越学习,她就越嫌弃,认为它太过落后。

相对于计算机编程来说,穿孔指代编程速度很慢,而且很容易出现现场输入和安装的错误问题。

而且因为机床现在用到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精准度不够高。

所以每次检测和控制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