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一个新命题。
整理出来的资料,她都带了过来,直接递给了老于同志。
“这是我根据各国化肥使用情况做的分析报告,人家比咱们早用化肥几十年,肯定是有更丰富的使用经验。
所以我觉得咱们既然要推行化肥的普及工作,那么必然也要参考他们的这些经验教训。”
资料厚厚的一沓都是手写,老于同志接过来后看了两页就把眉头皱了起来:“你之前问我要资料,问的就是这个?”
“对,因为我听到有人说倭国的化肥业很发达。但是他们最近一直在反对过度使用化肥,我觉得这件事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事实上,南曼这份资料具体分析的就是以倭国,两个国家纬度相同,耕种的作物重合度很高,参考意义就很大。
对于化肥的副作用,老于同志和严韬虽然也不陌生。
不过他们也不担心这种事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在自己的国家“咱们现在哪有人家的生产力,想要过度使用也不可能啊。”
毕竟中画家现在想用化肥都是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过度的情况。
“您说过的看问题要目光长远,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他们使用化肥的时间也算是世界范围内比较短的,可现在就已经有这么严重的问题了,咱们如果奋起直追,相信不用20年,也会面临这种问题。”
到时候他们这一批人可还都在呢,流程要那时候再去想解决的办法?
“你是有什么想法?”老于同志虽然是坚定的化肥拥护者,但他也不是听不进别的意见。
“我听农研所的同志提起过我国的农业生产者,正在主张减少化肥的使用率而增加有机肥的使用,而我发现,已知的数据表明,它们的产量要比咱们高很多,当然这是因为咱们用的肥料现在大多还是有机肥。”
从一张资料中画出一条线来,南曼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给大家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化肥不能过度使用,必须要将有机肥和化肥同时使用才是最佳效果,短时间内追求产量,过度使用化肥无疑是饮鸩止渴。”
这个主张放的不是现在的生产模式,目前为止以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来说,有机肥和化肥的结合使用肯定是主流。
但是随着以后生产力的进步和劳动力的减少,有机肥的使用必然要减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