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姜沅颔首,捏着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
“这节课余下的时间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课题”
“关于量子隧穿效应在核反应堆中的应用。”
第137章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嘛
这堂课同学们都听得酣畅淋漓, 哪怕下课了也意犹未尽。
姜沅就像一个极好的引导者,她了解每一位同学的优缺点是什么,因材施教, 带领他们不断突破思维局限, 将抽象理论具体化。
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在这节课上, 大家踊跃发言,各种新奇的观点层出不穷,和以前的体验完全不一样。
而姜沅也会循循善诱, 引导她们的思维深入, 再层层推进, 确定可行性。
看着黑板上工整的板书,以及她缜密强大的逻辑思维和推导计算能力, 郑明宇才明白自己和姜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根本就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太远了。
比起他们在某个方向的天赋很突出, 姜沅更像是全能型的天才。
不仅抽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推理能力也十分恐怖,还有她的推导能力,郑明宇甚至觉得她的大脑就像一台无比精密的数据处理器。
每个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她都能毫不费力解答出来,一开始大家都还跟得上她的思维,到中途却都有些吃力。
姜沅大概是察觉到了, 后面刻意放缓了进度。
他有些羞愧, 并且为之前自己口出狂言而感到惭愧。
和她讨论课题可以切身感受到, 姜沅的科研思维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 而他却只能望其项背。
和他有一样想法的同学不少, 不过好在他们没有直接像郑明宇那样提出质问, 所以没有他那么尴尬。
姜沅大概清楚他们在想什么,整理教案的时候, 笑着安慰道:“就像你们说的,你们并不比我差,只是缺少了接触物理学核心书籍资料的机会,所以在理论方面稍显青涩,没有扎实的基础。”
至于实操方面,因为相处环境不同,更加不能相提并论。
奥莱斯大学的物理实验室也算得上是全美一流的科研机构。
她在奥莱斯大学的时光,除了在实验室,也就是图书馆了。
姜沅也忘了自己看了多少书,但显然不少。
哪怕现在回来了,她每天依旧在看书,导师霍夫曼会定期给她寄最新入库的书籍以及各种物理期刊论文资料。
眼前这些同学们在学习资料匮乏的环境下,能有现在这样的见解和能力,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不过没关系,她会在这段时间内,尽量将一些核心知识点整理出来。
她也希望这群天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天赋,为国家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姜沅清楚,单打独斗永远成不了气候,她也从来没有藏私的打算。
张序叹了口气:“学姐,你就别安慰我们了。”
要是他蠢一点,可能也真的就信了她的话。
姜沅只是轻声笑了笑。
除了李淑兰,班上还有另外一位女同学,叫杨月琴,她将姜沅所说的话以及黑板上的推导过程都记录了下来,然后仔细收好。
有些理解不太深刻的,她打算等午休有机会再去问一下学姐。
这节课结束,同学们课间休息了一会儿,消化完知识后,第二节课也开始了。
许教授知道姜沅过来任教的事,瞥见黑板上尚未擦去的板书,认真看了一阵,然后点头说:“看来你们应该也清楚,为什么学校要请小姜同学回来任教了。”
“她早就毕业了,即将参加工作,本来也可以拒绝这个请求,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