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自她?会开口说话?,梅泠香便时?常读诗文给她?启蒙。

到两岁半的时?候,玉儿说话?已是清晰流利,还?能奶声奶气背出好些诗文, 梅泠香便时?而奖励她?一些爱吃的零嘴。

孩子?聪慧,却又活泼好动,不太能坐得?住,只要梅泠香闲下来, 玉儿便缠着她?陪玩。

梅泠香身子?柔弱, 精力不济,哪里陪得?动她??

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找几个?同龄的小伙伴陪她?玩。

自此, 梅泠香便每日出摊半日,午后把东西交给许氏和松云她?们看着, 她?自己则在小院新搭的凉棚下,教玉儿和几个?三五岁的孩子?读书识字。

脂粉摊子?能养活她?们一家, 还?有富余, 梅泠香已攒下一笔银子?, 并不缺钱。

是以,她?开私塾并不收许多束脩, 只一人收十文的笔墨钱。

周围邻里虽不是富庶人家,却也有让孩子?识文断字的心,寻常私塾他们供不起,梅泠香的要求不高,却是供得?起的。

前两年?,梅泠香要开私塾,他们不敢把孩子?送来,怕梅泠香不知自爱,品德败坏,把孩子?教坏了。

可两年?过去,他们多少与梅家人打过交道,晓得?梅泠香是怎样的人。

玉儿被教得?怎样聪明?伶俐,他们更是有目共睹。

是以,沈大娘刚把梅泠香要收学生的消息放出去,便有十多个?孩子?想来。

梅泠香自知精力有限,教不了太多孩子?,且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识文断字,她?并不想给自己找太难教的学生。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便挑个?时?间,备上瓜果,把孩子?们聚在一处,从中挑出五位脑子?灵些的。

没被挑中的孩子?,她?也备上一份饴糖,让他们带回去吃。

邻居们倒不好意思说她?拿乔,反而来问她?,觉得?他们的孩子?更擅长做什么,请她?给些建议。

自此,梅泠香与邻居们相处得?倒是越来越融洽。

玉儿在临近的巷子?里玩,她?也不必担心走丢。

清明?将近,梅泠香出门采买香烛、纸钱,准备祭拜梅夫子?、章鸣珂和袁氏。

走到街上,忽而听到身着衙门公服的官差敲锣巡街相告:“新君上位,大赦天下!”

天边云翳被风吹散,眼见着这场雨下不来,日光倒是从变薄的云层里穿透,洒在春城的新绿上。

梅泠香提着藤筐,立在风中,一阵恍惚。

她?们在云州城待了三年?,日子?过得?平顺,便许久没再打听外头的事,竟不知天下已改换日月。

买好东西之后,梅泠香盯着脚下青石板路,心不在焉往回走。

也不知是哪一路起义军,有这般神通广大的本事,竟然真的打败朝廷,名正言顺执掌天下。

街上人人议论此事,梅泠香沿路向人打听了两句。

可云州城的百姓,知道的还?没有她?多,梅泠香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回到家中,与阿娘和松云说起此事,一家子?都颇为感慨。

玉儿不认真用膳,偏过小脑袋,一个?劲儿追问:“阿娘,新皇帝是谁?他很厉害吗?是沈叔叔当皇帝吗?”

沈大娘赶忙捂住玉儿的嘴,连呼“童言无忌”。

小姑娘只大人说过,沈奶奶家有位沈叔叔一直在外头打仗不回家,听说有人打赢了仗,当上皇帝,便想到沈叔叔。

梅泠香愣住。

沈大娘吓得?脸发?白:“幸好只有咱们几个?在,否则你这小丫头就要被抓到牢里去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可不兴说,你沈叔叔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