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2 / 2)

是未曾怀疑到九皇子,如今的恭王谢玉弓的头顶上。

只不过没有任何的佐证,能证明这一切的推进与谢玉弓有半丝关系。

甚至朝堂上书请封太子的折子多如牛毛,却没有任何一个是推举恭王为太子的。

因为太子腿断身残不能为君,谢玉弓则是面容有损不能为君。

谢玉弓这些日子在朝堂之上也是恭敬安稳,许多事情安和帝无暇分身,交给他的事情也是办得漂漂亮亮。

他竟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唯一一个还能为安和帝分忧,也是唯一一个不用有所顾忌信任的皇子。

而在安和帝心力交瘁,放手些许权柄让谢玉弓这个“不可能为储君”的皇儿去做事的时候。

安和帝不知道,他等同亲手已经把屠刀的把手,交到了谢玉弓的手中。

太子一事是谢玉弓的人一手促成,朝中无人敢上书为他请太子之位,也是谢玉弓刻意压制的结果。

他这些日子把太子崩散的势力收拢殆尽,就连孙氏那边也搭上了几个旁支。

太子成了废棋,皇后又不得圣心了,孙氏虽然是皇后母族,又真的会一直唯皇后马首是瞻,胡乱调派吗?

皇后如今已然是自乱阵脚,频出昏招。

她倒也算聪明,没有直接加害其他宫的皇子们,只是要自己的族人暗中和最有竞争力的皇子母族较劲。

就连皇后也没怀疑到谢玉弓这个面容有损的恭王身上。

而谢玉弓就在这多股势力争相厮杀的暗流之下,悄无声息地如阴翳一般,蚕食扩大着自己的势力网。

当然了,白榆的策略在其中居功至伟,毕竟谢玉弓的脑子现在能用是能用,却总是要听白榆的意见,并且以白榆的意见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