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争论水平,更该关注这部广播剧让多少新人开始关注这个艺术形式,这是好事。”(点赞18.9w)
“作为从业十年的配音导演,舒璘的表现确实令人惊艳,期待合作。”(认证账号,点赞41.5w)
“这部广播剧的制作水准将行业标准提升了至少两个档次,值得学习。”(知名制作人,点赞36.8w)
顾骁看着舒璘渐渐抿起的嘴唇,赶紧抢回手机:
“宝,咱不看了,这些人就是嫉妒!”
舒璘突然笑出声:“挺有意思的。”
他伸了个懒腰,“有人夸有人骂,说明我是真出圈了。”
一旁的吴杰皱眉:“要进行公关吗?”
舒璘摇摇头,唇角微扬:“不用。”
还是那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他还会有很多作品,这或许就是他以后生活的常态。
得学着慢慢适应。
另一边,舒璘信息素基金会的进展却不大。
舒璘以前没介入过这些事,本以为钱到位就成,没想到实际运作起来竟如此复杂。
就算有邵家助力,卫生部开绿灯,该走的审批程序还是要走。
这就需要不少的时间。
目前,只能按程序进行,急不得。
令人欣慰的是,新型药剂的归属权终于尘埃落定。
经过邵氏集团、卫生部和基金会的三方拉锯,最终确定:
1、药剂核心专利归舒璘基金会所有。
因药剂必须以舒璘信息素为密钥,所以这一点没什么可争的。
2、独家授权生产商是邵氏集团旗下生产公司。
说实在的,也只有邵氏集团有军用级别无菌生产线,别家也抢不去这生意。
3、药剂分公益部分和市场份额,由卫生部统筹安排,避免不良资本垄断。
当公布新型药剂所需要的舒璘的信息素,需支付一定使用费时,舒璘和邵家又一次被推到舆论风口。
第153章 宝宝学坏了
信息素使用费这个主张,是邵承玺和舒璘商量后,由他代表舒璘提出来的。
他提出,每支药剂售价的15%作为舒璘信息素的使用费。
这部分钱归舒璘个人所有,如何使用,全由他自己决定。
与邵家无关。
这要是放到其他专利产品上,无可厚非。
甚至以舒璘的信息素所起关键作用,就是要求占一半以上比例,都符合市场定价。
现在,因为舒璘和邵家的敏感身份而饱受争议。
其中反对的声音尤其尖锐。
“呵呵,果然资本家本性暴露了!救人的东西也要收费?”(点赞42.1w)
“之前立什么慈善公益人设?现在原形毕露了吧!”(热评第一,点赞58.3w)
“国防部长夫人缺这点钱?吃相太难看了!”(点赞37.6w)
“呵呵,最后还不是邵家垄断赚钱?”(某药企高管小号,点赞35w)
“用患者当幌子敛财,这波操作真高明 #新型镰刀#"”(匿名账号,点赞28w)
大部分都是这种道德绑架似的言论。
当然也有回怼的评论。
“喷子们,看清楚了!收费部分只针对商业用途,公益患者全免好吗!”(点赞42.3w)
“某些人怕是不知道,没有舒璘的信息素密钥,这药根本造不出来,收使用费怎么了?”(点赞76w)
“喷子们懂什么?研发生产不需要成本?免费才是最贵的!”(点赞49.5w)
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