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2)

变成了一座实打实的防御建筑。

这是朱洪斌设想的‘村内防线’,一旦外围的城墙被攻破,众人还能躲进大院里。以大院外的原有砖石围墙,也能抵挡得了撕咬者的撞击。同时考虑到被外围城墙被攻破后,居住在各个地方的居民们有足够的时间躲进大院。

还专门修建了多条‘引导路’,一旦外墙被攻破或者即将失守,村子内各座被遗弃居民楼之间的‘障碍物’便会被投下,让整座村子变成迷宫。

没有智慧的撕咬者和变异兽在失去‘诱惑物’的前提下,只会遵循本能移动,也就是所谓的‘看路就走,没路就绕’的行动模式。

来到大院里办理简易入驻登记的一众外来幸存者顿时被村尾的大片农田给吸引住。

这是雷鸣对幸存者营地规划中的‘农耕区’,其中超过四成面积都被种上了玉米、土豆等一年多熟的粮食作物。但考虑到村子里多数都是南方人,李安琪还是将超过半数的农田用作水稻种植。

虽然粮食作物品种不多,但现阶段要求的是吃得上,饿不死。至于口味和做法,就任由大伙们自由发挥。

“这......这是真的吗?”

外来幸存者们身边就有不少人因为缺乏粮食而饿死的,现在看到这座村子里居然开始了种植粮食。

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第六十三章 旭日营狩猎队

管理幸存者营地,雷鸣没有过多的经验,这种事情还得交给专门的人来做,在村子重建之前,雷鸣就主动退出了营地领导人的选举。将位置交给了更具有领导者能力的朱洪斌。

被选为营长的朱洪斌第一件事便是给这个新生营地起了个名字旭日营,同车队的前缀名字一样。

雷鸣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一个能给自己和自己所关爱的人安居的‘家’。

跟随旭日车队北上的这段日子里,他的个人形象和威望已经在无形中影响到了车队里的所有人。这份从心底里的尊重与敬仰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随着改造的持续推进,村子内外已经按照一开始的规划那样,完成了各项改造工作。即便在白寸山上和乡间野路里,雷鸣也安装了不少困敌陷阱。

接下来的就是如何将村子内各个区域完善好,将防御工事加固及强化。

这座村子本来的占地面积就不大,作为群山深处的一座小型村庄,它在和平时代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在村子建立初期就没想着它会朝着万人城镇甚至百万人城市的方向发展。

雷鸣之所以一开始选中这里作为幸存者营地的‘地基’,也正是它有一定量的现代化建筑,同时又不至于太多。

要不然的话雷鸣选择的会是建筑物比这里多数十倍的城镇作为过渡性幸存者营地的‘地基’。

随着雷鸣带回来的幸存者数量增加,村子里的人口也从一开始的二十多个,上升至接近一百人。

虽然没达到规划初期的两百号人上限,但相对应的问题还是摆在了以朱洪斌为首的决策层面前。

“如何生产生活物资”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