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3 / 3)

于在十月初赶赴京城。

北京的秋景最为炫目瑰丽, 无论是火红色的枫叶, 亦或是金灿灿的银杏, 还?是草木葳蕤的群山, 都争先恐后地在这?卷秋日的画布之?上留下自己最荣耀的色彩。这?种?气势恢宏、色泽浓郁的北国风光, 一扫众人一路行来的疲惫, 而城门口迎候之人则更是让大家欣喜非常。

“年时!”

“沈……沈兄!程兄, 还?有柳姑娘, 易姑娘!”多年未见的蔡年时早已没有了当年惶惑畏缩之?态,京城为官的他胖了些许, 面色也红润了许多,只是眉眼之间时不时流露出的羞涩与纯善,倒是与当年那寒门出身的状元郎一模一样。

不知?是不是等候多时被秋风扑了眼睛, 蔡年时的眼眶红红地,他抓着沈忘的手, 许久不肯放开。见到了故人,程彻也是兴奋非常,他大力地拍打着蔡年时的后背,表达着自己的喜悦与思?念,易微蹦跳着在众人身旁窜来窜去,连柳七的脸上也露出了明朗的笑容。

“年时,久等了吧?”蔡年时的手凉得跟在井水里浸过一般,再加上他因为激动而颤抖个不停的指尖,让沈忘不由得为这?位老友忧心。因为路程遥远,沈忘也说不清究竟何时能够抵达京城,再加上书信往来的耽搁,时间上的误差就?更是难以计量了。看蔡年时的样子,估计不知?等了多少日,也不知?在城门口徘徊了多少遍了。

“没等多久,今日……今日才刚来!”蔡年时赶忙摇了摇头,拼命挽起?嘴角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谁料笑得太用力,倒是喷出了一个鼻涕泡,笑得易微和程彻差点儿撞在一起?。

蔡年时又是羞臊又是开心,一边用绢帕擦拭,一边引着众人往城内走去。为了给友人们接风洗尘,他咬咬牙出了重金包下了当年登云客栈的二楼。这?登云客栈是蔡年时与沈忘等人初次会?面之?所,亦是他人生的转折之?地,无论是于蔡年时,还?是于沈忘,登云客栈都是极有纪念意义的地点,这?也是蔡年时不惜花大价钱包下客栈二楼的原因。

自洪武年间,明朝官员的俸禄就?颇为紧张,即便经过数次增俸,四品以下的中下级官吏依旧俸禄偏低,更何况蔡年时无非一名小小的翰林院侍讲,正六品的官职,十石的月俸,若是不贪墨,实在是捉襟见肘。可偏偏蔡年时打定了主意,他可以苦一苦,但他蔡年时的朋友,必须得吃最好的。是以,为了这?顿接风宴,只怕本就?家贫的蔡年时又要吃糠咽菜一阵子了。

然而,蔡年时的窘迫,千里迢迢而来的沈忘诸人却是不知?道的,蔡年时也格外欣慰他们并不知?道。众人一路言笑晏晏,沿着长街向?着记忆中的登云客栈行去。路边有许多摊贩,比之?济南府更加热闹新?奇,程彻和易微都看得目不转睛,不多时怀里便多了一大堆物件儿。

柳七板着脸,将其中无用之?物又一件件挑了回去,二人也不敢反抗,只是当柳七拿起?一本书的时候,程彻方?才出声哀嚎道:“阿姊,那?本不能还?回去!”

这?一喊,引得正在聊天的沈忘和蔡年时也望了过来,只见柳七两?指间携着的正是一本《沈郎探幽录》。沈忘哑然失笑,劝慰道:“清晏,这?本你不都看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