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肆意自由是她所向往的,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敏仪接着往下看册子,发现比起前面四位,舒云辞的个人品性才学要更为丰富。说得好听叫生性活泼,说得难听点就是不学无术纨绔不堪了。
他以前上学经常迟到早退,会约上三两好友到郊外骑马,闲着无事在街上瞎逛,碰上不公之事也会路见不平。在家里经常会惹太傅生气,又会在过节时亲手做个些小木头玩具送给太傅和夫人。
才学的话,舒家公子堪忧,参加科举也一直名落孙山。
这样的条件和前面四位完全不同,更不符合优秀驸马的标准,敏仪甚至都要怀疑是父皇觉得四个人选听着不好,干脆把舒云辞添上去凑数的。
可怎么办?她看前面四人都觉得一般,好像只对舒云辞有点兴趣。
敏仪看完歇下,反正父皇给的时间还很长,她需要再仔细想一下自己的人身大事。
不过向父皇谢恩的事不能忘。
于是宫里人都知道,二公主亲自做了汤羹送到养心殿,皇上据说很高兴,不仅喝了还给了赏赐,一时风光无几。
此举可谓是将她抬到皇宫后院的风口,低调多年的敏仪无奈,她也没想到父皇这次这么上心,还问她满意那名单不,让她尽管选,就选她最喜欢的。
又思虑了几天,慎重做了决定,敏仪拿着名单来钟粹宫。
淑妃震惊,平时沉稳的声音也因略微提高而变得刺耳:“什么?敏仪你要选舒太傅家的舒云辞?”
接着她直接拒绝:“不行!这个舒云辞多次科举都没能中个秀才进士,可见才学一般。平时爱玩没干点正经事,以后也难有出路。就是那种京城纨绔子弟的样子,你父皇肯定是为了凑人数添上去的。”
“敏仪你多看看其他四人,条件都很不错的,选驸马是关乎到你未来一辈子的事,你和舒二到时候没有相同的话题,日子也过不到一块去的。”
敏仪对母妃的反应早有预料,也没有伤心对方直接拒绝自己,她柔声解释:“母妃,你知道儿臣改琴曲的事吧。儿臣更喜欢改后的曲子,但在人前弹琴时怕出风头,只能弹着旧曲子。”
“从小喜欢什么都得隐藏着不外露,还得时刻谨慎让着大皇姐,这样的事情有很多。舒二和儿臣恰恰相反,他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不用受世俗拘束,考不上科举没关系能识字就好,孝顺爹娘,对兄长也知礼,喜欢到处完可见性情纯真。”
“以后儿臣的驸马不必在朝廷上有多大的权力,只要能陪儿臣过好日子就好。与其挑别人眼里优秀的人,不如挑能让自己过得最舒心的。”
敏仪说出自己的心意后,抬眼看母妃的神色,又补充道:“上次在桃花宴,最后儿臣把自己那一票投给了舒二公子。”
淑妃先前听着女儿的话心情复杂,舒二那条件在门当户对的世家里,也不会有愿意把闺女嫁过去的,一看就是没前途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