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

正在此时,家人忽而来报,说门外来了宫使,说是奉朝廷之命来嘉奖徽妍。

众人闻言,皆是愕然。

“嘉奖徽妍?”周浚望了望天色,“现在?”“正是!”家人忙道,“宫使已至门前,还拿着诏书!”众人唬了一下,不敢怠慢,忙到前庭去。

只见果然是官署来的车驾,一名小黄门笑眯眯地走进来,手里拿着帛书,见到周浚,行礼道,“周令丞,别来无恙。”

周浚认得那位黄门,忙还礼,“原来是马黄门,别来无恙!”马黄门又与戚氏等人见了礼,看到徽妍,笑道,“这位定然便是王女史。

王女史此番立功匈奴,功劳殊异,陛下特令嘉奖,实可喜可贺!”说罢,将诏书展开,宣读了一遍。

徽妍与众人伏地听诏。

只听那诏书里,先是将徽妍赴匈奴救皇帝外甥的事表扬了一番,赐了玉帛金贝,除此之外,还给王家男子加民爵,女子赐缯帛,以彰教化之功。

末了,又道,诏徽妍入宫为女史,以助教养公主儿女。

马黄门让从人将赏赐之物呈上,只见鱼贯十数人,赐物一份一份摆开,映得满堂生辉。

徽妍看她神色已经好转,心中松一口气,只觉这简直是救命一般及时。

再看向戚氏,只见她神色已然好转,看着那些赐物,露出笑容。

“母亲,你看。”

王缪在戚氏耳边道,“这可都是徽妍得来的,徽妍此去匈奴,可是立了大功!”戚氏心中亦是宽慰,少顷,又看向徽妍。

徽妍忙上前:“母亲……”戚氏嗔她一眼,却转向马黄门,道,“陛下要召小女入宫为女史?”宫使笑眯眯道:“正是。

王子居次自幼为女史教导,宫中上下,再无人比女史更当得此任。”

戚氏神色有些迟疑。

徽妍知晓这是皇帝在给自己台阶,心头鼓了鼓勇气,小声道,“母亲,王子与居次皆我看着长大,学语认字,皆我教导而成。

如今他二人年幼失怙恃,又初来中原,诸事难免不惯。

由我教引,总是好些。”

戚氏看着她,无奈地叹口气,向宫使一礼,“既是圣命,我等岂敢违逆。

只是小女往匈奴两月,家人牵挂多时,如今方才归家团聚,总该先缓一缓才是。”

宫使忙道:“此事夫人可安心,小人出来之时,未央令曾交代,女史如今非官署中人,不必匆忙。

若家中还须安顿,迟数日再入宫,亦是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