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北星,俨然已经是成?熟的部?落首领了。
这个?部?落的所有女人?都蒙受过来自男人?的伤害,终其一生都不会成?亲、生育,这么下?去,人?口得不到补充,终将灭亡。
收养女婴,确实是个?保存火种的好法子。
七月末,年满十二岁的阿姚南下?,返回祖籍所在的清河府章县预备县试。
彼时十七岁的孔植已是秀才,正在跟乡试较劲,奈何一战不利。
其实按照父辈官职,他二人?日后完全可以凭借祖上荫庇而谋取官职,但秦放鹤和孔姿清的想?法非常一致:
别人?给的和自己挣的,终究不同。
真正下?场考试之后才会明白,莫说连中六元,就?是小三元,也万分?艰难。
科举本为官场,一旦身处其中,需要较量的就?不仅仅是学问,天赋、出身、家世、见闻,政局动荡、党派之争,甚至是天气、运气,缺一不可。
为官者,从来就?不是谁书读得好,就?一定能做得好的。
小树苗不去外面摔摔打打,永远也经不起风雨。
两个?小伙子碰头后,一并前往养育了秦放鹤的白云村,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大禄很少见的女村长。
那是一位非常强壮能干的长辈,听说因儿时跟秦放鹤念过书,远比寻常百姓眼界开阔、有胆识,前些年第?一个?响应号召带领村民种玉米、修水渠,如今的白云村俨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之地。
八月,孔老爷子去世,临终前留有遗言,希望儿孙以国?事为重,效仿昔年卢阁老云云。
孔姿清之父闻讯后悲痛不已,坚持丁忧,返乡守孝。
一来父亲去世,当儿子的无故不守孝,于礼不合;二来,他的职位远不如儿子来得要紧,他等一等无妨,可孔姿清却?不行。
如今他先把姿态摆起来,能做的都做了,孔姿清那边就?能有个?缓冲。
奈何孔姿清自小与祖父一起长大,感情?颇深,虽远在定字五省,又身负重任,仍决定回乡奔丧。
但毕竟正值用人?之际,朝廷各处缺口甚大,天元帝对他与卢实一视同仁,也只给了六个?月假期。
孔植乃三代?之后,按例只需守孝一年即可,倒是不耽搁科举。
接到消息后,秦放鹤也是一声长叹。
终究敌不过岁月,这些长辈也要陆续离去了。
天元四十八年秋末冬初,八十岁的董春病了一场,愈后大感精力不济,遂于十一月初八上书,求乞骸骨,满朝皆惊,天元帝不允。
腊月,董春再乞,天元帝亲自来见,不觉泪下?,“如今北方五省百废待举,倭国?、交趾仍在,东南诸岛国?蠢蠢欲动,蕴生徒留朕一人?乎?”
做出这个?决定,董春何尝不痛心,“陛下?知?遇之恩,虽万死难报,然臣毕竟老迈……”
外人?不知?道,他的手,已经开始抖了,胸口也时时钝痛。有时与人?议事,倦意便会毫无征兆地袭来。
他仍有进取之心,奈何岁月无情?,这副躯壳,已然要掉队了。
董春对天元帝含泪叹道:“陛下?,如今老臣一日也只得两餐,连半碗饭都吃不下?啦。”
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如此疲累,可胃口却?日益衰败,非长久之相也!
天元帝何尝没有这种感觉?不觉唏嘘。
“蕴生啊,再帮朕两年吧!”
天元四十八年腊月,天元帝下?了本年最后一道旨意,以杜宇威为吏部?尚书,秦放鹤为工部?尚书,入内阁。
这一年,秦放鹤年仅三十六岁。
自他横空出世以来,创造了太多第?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