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2)

结状态,所以这些系统币被直接扣除抵债,748连钱的影子都没看到。

算了,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748十分想得开,为了在神秘来客(高力士)身上赚到更多的羊汤,它十分卖力地带着对方参观桥东村的各处“景点”。

高力士婉言谢绝了养鸡术,但他跟着748去参观了曲辕犁,以及刚刚建成的桥东酱园。

酱园里同样修了火炕,炕上挖了坑道,里面一座一座都是酱缸,密密麻麻的,异常壮观。

高力士被这奇怪的场面震慑了,当场给748贡献了一缸羊汤。

有收获的748也很上道,给对方讲解了恒温酱缸发酵、提升酱油酿造速度的秘密。还说有了这些火炕,桥东酱园不久之后便能稳定产能,供给京城。

不过目前还有一道技术难关需要突破,那就是筛选适合的酱曲霉。

筛选酱曲微生物的工作间其实更有冲击感,但考虑到卫生状况,748只能忍痛放弃带高力士进去参观。只跟高力士介绍说制醢署派来的那两个工匠现在正在接受岗前培训中。

每个制曲师傅都有自己的习惯,虽然是制醢署派过来的,但到了桥东酱园那二人就只能算是学徒,师傅怎么安排怎么是。

高力士一个本朝土著对这样的规则接受良好,自然也就没有额外的羊汤供给748。

但748哪能就这样放弃呢!?天知道下一次薅羊毛的机会什么时候到来,羊汤多存几缸绝对不亏啊!

于是在桥东村的这几天,高力士一直没闲着,跟着748把这个小村走的通透,还从乡人口中得到了不少真实的评价。

等到离开的时候,李成器胖了一圈,高力士却看着有些清减。

李成器也没问他这些天都去干什么了,反正不关他的事儿,他宋王此次过来就是给做个见证,回长安还要跟那群耍嘴皮子的吵架,肩负重担可得好好歇歇。

临行前,748送了不少礼物给李高二人,都是桥东村最近做出来的一些“土特产”。

因为开了榨油坊,现在桥东村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大豆集散地。因着本地的豆价便宜,各种豆加工作坊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光在桥东村周围就开了两家豆腐坊。

其中一家人在榨油坊找到灵感,把做豆腐用的豆浆放进层铺的屉布,压紧压实,揭出来一张又一张的干豆腐,大受欢迎。

另外一家更豪横,干脆用豆油炸了豆腐做成豆腐泡,不但易存放而且自带油星,一推出便大受欢迎。

桥东村的豆制品产业初现雏形。

高力士没觉得震撼,但这一路都在感叹薛三郎这小子的确很有意思,看似什么都没做,但其实整个村子都被他调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