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1 / 2)

他不是军将,但他也能看出吐蕃的野心,果然棉花贸易把吐蕃的身板养壮了啊。

而且看样子,吐蕃和那新崛起的大食政权也有勾连,一旦大唐露出疲态,再来一次土食联军也不稀奇事,甚至大壮都感觉是迟早的结果。

单看安西都护府的繁荣和强势能够维持多久了。

748其实对这事儿不太看好,统总觉得李隆基这个皇帝最近太过懈怠,给儿子放权严重。

李老三现在就是两个极端,之前是把儿子都拘在京中不放出去,现在有李琮开了个好头,他又把羁縻府当成磨炼儿子的好去处,什么事儿都放给儿子去办。

可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兢兢业业的李琮,也不是每个“李琮”都有748替他出谋划策。

所以几年过去,安西都护府早已不是当年李琮执掌的模样。丰厚的商路贸易让很多人都红了眼,而过于富足的府库也滋养了某些不该有的心思,如今安西都护府已然成为武将中最强盛的一个派系,要钱有钱,要兵有兵。

你说李隆基不担心吗?

他当然担心。

但他也有他的谋算。

安西大都护李亨是他儿子,他目前没有册立太子,序齿位三的李亨有很大的机会,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大唐的继承人,谁会愿意背上弑父谋反的骂名?所以只要他一天不立太子,李亨就不可能造反。

安南的安禄山最近倒是有点膨胀,但这人据说在交州水土不服,一个身体不好的将领怎么可能造反呢?何况安禄山的儿子还不怎么成器,小小年纪也不像能承继父业的样子,完全没有造反的动机呢!

至于安东和南洋……

安东不是问题,南洋虽然孤悬海外,但对本土没什么影响,而且嗣直这孩子一直很听话,他这个做父皇的很放心。

所以这样想想,大唐现在真是太平盛世呢。

于是李隆基便放心地沉浸在温柔乡里了。

冬月,湾州。

748用望远镜朝着海面看了一会儿,觉得还有点差强人意,但这已经是目前条件下能做到的极致,所以勉强点了头。

“还行。”

他问身后的薛愿。

“风有点大,靶船准备好了吗?”

薛愿点头。

“用绳索拴的很结实,随时能够释放出来,漂流范围限制在一里之内。”

在心里默念着操作要点,一丝不苟地完成着早已烂熟于心的步骤。

薛愿是航海学堂新培养出的海船手,经过半年的系统培训,成功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琮琮号第一批火炮操作手。

因为他之前做过武职,748干脆任命他为本次试射的指挥,这可是个很重大的差事,激动得薛愿一晚上没睡着觉。

这要是换在三年前,要是有人跟他说他会因为一些铁球蛋子而夜不能寐,他一定会嗤之以鼻,拂袖而去,甚至深觉屈辱。

但时过境迁,薛愿现在只会觉得光荣。

这可是大唐第一次船炮的海试,是要实打实点燃火药弹打出去的,在此之前世上可没有一艘船用过这东西,要是真成了,绝对是改变海战的关键。

而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几十名,分散在前往米洲的各条军船上,所有的船都要开展实验,然后将结果呈报给都护府,由郯王殿下最终抉择。

火炮748准备了两种,一种滑膛一种线膛,将会依据试射的效果决定到底选哪种上舰,然后正式装备军船。

748是这样对李琮解释的:

“滑膛的口径小,制作简单,可以连发,消耗的成本比较低,但是射程有限。”

“线膛的制作要求工艺,但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都优于滑膛,口径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