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于是当来等去,安军将也没等到能救他于水火之人。自觉前程渺茫的安军将动起了歪心思,想着升官无望那就想办法发财吧,好歹得图一头。
他搭上了金城公主卫队,开始屡屡劫掠南诏边镇。
该说不说,安禄山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多少还是有点水土不服的,但他带领的安南军所向披靡,一举击败南诏王军,灭骠国和陆真腊,近乎统一了中南半岛的北部。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金城公主在吐蕃内部的运作,但不管怎么说,安南都护府的这场仗打得漂亮,安禄山也终于获得了他心心念念的升迁。
他被破格晋升为安南都护府副都护,终于可以压高仙芝一头了!
第284章 杨国忠慌了
平心而论, 安南这几仗安禄山的确打得很不错。但要说全是他一个人的功劳,那必然不可能,主要还是借了近期的大势。
打从李琮平定西域,在龟兹城大力发展羊毛、日化用品加工产业后, 几乎半个西域都被捆绑在这条利益链上, 局面是前所未有的平静。
也正因于此,安禄山在西南的动作几乎没什么压力, 毕竟西北的各方势力都忙着赚钱呢, 谁有心情掺和南诏、真腊这样的小国纷争, 都不够耽误功夫的。
吐蕃肯定也不吭声,因为金城公主的护卫就是安禄山的合作伙伴,两家一起拉人去种植园种棉花, 这事儿吐蕃上层贵族都得利。
而且有了天竺,吐蕃也不怎么能看上南诏这地方了, 毕竟山连山岭连领的,吐蕃人就算过去也适应不了, 论起丰饶度还不如天竺的大平原。
于是在心照不宣的配合下, 安禄山率军横扫中南半岛的北部。
他也是运气好,正赶上李隆基因为寿王重伤一事罢黜太子, 连带着光王和鄂王都被贬为庶人。
彼时驸马薛锈已经被赐死,太子妃一家子都因此获罪下狱,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之中。
安南大捷的消息传来, 朝堂上下都为之一振。
甭管怎么说这是大胜啊!现在能有个消息转移一下陛下的注意力,那真比什么都重要,他们也不想一天天上朝上的提心吊胆, 一个不慎就被贬谪出京啊!
毕竟,之前替先太子和两位王爷申辩的那几位现在还在去就任的路上呢!
要说太子等仨倒霉蛋属实有点冤枉, 一开始只是因为母妃失宠而走到一起的难兄难弟,后来发展为抱团吐槽的固定小组,哥仨同病相怜,有事儿没事儿就在一起喝酒议事,别的兄弟也插不进他们中间。
要说太子造反,那真是在说笑屙,毕竟太子这些年并不受皇帝宠爱,空有个名头手中几乎没什么实权,要是真想造反,依靠他大舅子薛锈那不过百副铠甲和武器,连兴庆宫的大门都进不去。
但朝廷也的确在薛锈府上找到了这些东西。数量虽然不多,但也超过了一个驸马督尉应该有的规模,而且这些兵家上还找不到名章,根本寻不到出处,这就很可疑了。
废太子亲自向李隆基上血书,申明自己并无谋反之心,也没有伤害兄弟之意。
他那时候还是太子呢,根本没必要比自己小很多的寿王做什么,两人平时无仇无怨,关系甚笃,完全没到出手伤人的地步。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