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开啊……”
高仙芝担心道。
他其实对追随薛大人出海一直没什么真实感,倒不是他胆小怕事,而是薛大人日常公务繁忙,乃是安西都护府的顶梁柱,如何能随便脱身去出海?
别的不说,单就这两年建立起来的牧场上下游产业链,那可是让西域军兵和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来安西四镇,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军屯。
安西军的主力是关陇儿郎,一生最大的心愿便是入玉门关回乡。军屯的生活简单却又枯燥,仿佛与世隔绝,入眼所见不是荒漠便是草原,和家乡的繁华没办法比。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都护府有了自己的牧场,光是响饭就比之前丰盛了不少。
牧场有羊毛坊、棉布坊、有印染工坊,许多娘子都进场做工,边城小镇比之前热闹了许多。
之后又有医疗所、商铺、酒坊……战败的葛逻禄两部前脚刚还完了欠债,后脚又跟牧场签订合作契书,说要像谋剌部一样成为羊毛坊的原料提供商。听说回去之后三部还吵了一架,主要围绕着谁才是真正的阿勒泰金羊毛争执不下。最后约定三家共享名号,评级的时候各凭本事,并严禁其他部族浑水摸鱼、趁机蹭名。
高仙芝其实不太明白一个羊毛的名字有什么好争的,不过既然这个“谁才是阿勒泰正宗金羊毛”这个问题是薛大人问的,那肯定就有它的价值。
事实上,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也的确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威力。比如这次黑衣大食和突骑施袭击安西四镇,据说苏禄可汗原本也联络了葛逻禄三部。不过三部那时候正因为金羊毛的事儿互相提防,为了鞋垫和羊毛呢的地理认证互相扯后腿,谁也没搭理苏禄这一茬。
不,应该说他们都是在暗搓搓地撺掇其他两部的人参与。薛大人曾说最高端的商战在于引诱对手得罪甲方,高仙芝不懂什么是甲方,但葛俊逻录三部的确都是指望着对手犯错,好独霸阿勒泰羊毛呢的名头。
薛大人真是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