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还成了国之栋梁!难怪您只给他三年的时间在碛西,这有千里马也得有伯乐,不然千里马就只能在海州乡下拉磨了。”
他这样说,李隆基就哈哈大笑,对李业的奉承十分受用。
可不是他慧眼识英才嘛,挖出了薛三这一块金疙瘩。
薛三这样的人,放在京城斗不过那群老狐狸,扔出去才能随意发挥,是把得用的好兵器。
等三年过去,看看碛西的情况。
若真是局势稳定,那便再送他去河北道,虽然最近契丹和奚国都递了归降书,但安东都护府那边还是有人蠢蠢欲动,也需要好好震慑一番。
李琮可不知道他亲爹正琢磨着要把他的“薛先生”再次发配出去,此刻他正低着头,苦恼地看着在门口赖着不走的年幼弟妹,不知道该怎么把这群孩子劝回宫。
父皇已经说了不让他们过来,但各宫娘娘还是不死心,这里面甚至还有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李嗣玄。
李嗣玄年纪还小,虽然被封了甄王,但还是住在刘华妃的宫里,今天他被带来百福殿,肯定也是刘华妃的授意。
李琮叹了口气。
最近宫里的武婕妤产下一子,父皇为其取名为“一”。他们这一辈的李家儿郎都循“嗣”字,他名嗣直,堂弟名嗣恭,太子为嗣谦,父皇忽然给九弟取名“一”,且不循字,前朝后宫的议论之声喧嚣尘上。
声音最大的一种,说父王喜爱武婕妤产下的皇子,有意升武婕妤为惠妃,皇九子早晚会取太子位而代之。
当然,这些话都是在百福宫外议论的,皇帝在宫里守孝,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长安城内的小道消息满天飞。
赵丽妃肯定是坐不住,但宫里生了儿子的其他妃嫔也都是心急火燎大家都是嗣,凭什么武婕妤生的就是一?凭什么!?
于是刚刚从百福宫劝走的守孝大军又浩浩荡荡的杀了回来,李隆基不耐烦哄孩子,便打发长子代为处理。
他的确很喜欢新出生的皇九子,这孩子生的极秀美可爱,武婕妤又是他的心头好,一时兴起便亲自取名为“李一”。
但这时候的李隆基,其实并没有更换太子的想法。
皇九子再好也是个婴孩,什么聪明乖巧那都是比着婴孩的标准说的,谈承国祚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