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1 / 2)

“掌柜您还记得之前有个小子来咱们酒楼推销什么味料吗?您说咱们金纯楼有自己的方子就把他撵出去了,听说他也去了海味坊。”

“说不定就是别人都不要,这姓易的收了,然后……”

伙计努了努嘴,没再往下说,因为他发现掌柜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了。

他没说的是,他现在十分怀疑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桥东村薛三郎,毕竟全海州第一个用上酱油的就是易不静的轩福楼,还因此引领了汤牢丸的风潮。

薛三郎曾经来店里推销,但被掌柜给撵出去了。当初他们以为撵的是个小杂碎,谁料人家其实是财神爷,只能说这就是命,人算不如天算。

同样在算的还有薛大壮。

他们出发的时候带了不少方便汤饼,一方面是不想浪费粮食,另一方面也是想运到边城赚一笔快钱,做启动资金。

不过今次遭遇追杀,让大壮忽然意识到了他们现在的处境,在安全到达龟兹城之前,他最好还是轻车简从,能不带的行李都不要带。

就像刚才,如果来的不是蒋亨的商队而是追杀者,那他这一车方便汤饼都得扔下。命都没了谁还能顾得上货!?之前付出的本钱也全部亏掉。

所以还是得尽快出手,换成银钱。

于是大壮打起了小算盘,瞄准的蒋亨这只肥羊。

二十文一包面饼是他胡说的,面都是郯王府送的,不花钱,不赚白不赚。

而且有综合调味料吊着,不怕蒋亨不上钩。

他面路迟疑。

“可是蒋兄,我原本是准备拉去玛扎不坦城卖掉的……”

“嗐,你去什么玛扎不坦城啊!那也不是座大城,有几个人买得起你这细面汤饼!?”

蒋亨马上开始游说他。

“而且你走得路线也不对,从这边走你要绕行铁勒和后突厥,后突厥那边乱的很,可能得兜很大一个圈子,你一人一驴带着这些货也不好走的。”

大壮看似听进去了,但还是有些犹豫,一副不像放弃自己发财梦想的模样。

这表情和眼神都是他跟着村里钱寡妇学的。钱寡妇赁了村口的铺子卖腊鸡腊鸭,每每遇到砍价的总会露出一副肉痛的表情,来回拉扯了几个回合买家满意离去,钱寡妇一转身便笑嘻嘻地数钱,丝毫没有吃了大亏的懊恼。

有回薛大壮好奇地问她,还被她白了一眼。

“真亏本的生意谁能做啊?!不过就是让掏钱的痛快痛快,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

“装相又不丢人,也不会缺块肉,能卖个好价为啥不干!?”

于是这招大壮学会了,现场演给蒋亨看。

蒋亨果然上当,薛大壮越挣扎他就越笃定,甚至还稍微抬了一丢丢价格,试图让大壮把全部的汤饼都卖给他。

大壮:不是,你还能反向涨价啊!?

最后以每袋22文钱成交,附赠四盒子综合调味料和两瓶酱油。

货款一部分是以现银支付,另一部分被大壮换了一些茶叶。

这东西在西域卖的不错,大唐与吐蕃在赤岭已经开了茶马互市,只要把茶叶运去边城就不愁没生意。

自觉占到便宜的蒋亨邀请大壮同行,从铁勒绕行去龟兹。

748想了想建议大壮先答应他,毕竟他们也不确定现在身后还有没有追兵,要是能混在商队里走一段,那些人看不到热气球说不定就放弃了,或者去伊州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他们,殊不知他们去了铁勒,不会走河西走廊。

嘿嘿,想不到吧?爷爷绕道了!

因为要混在商队里走,所以大壮便给吊篮装上了四个轮子,秒变驴车。

蒋亨看得都傻了,心说这真不愧是敢一人一驴闯荡西